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 3.主观要件:主观上只能为故意; 4.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是: 1、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2、客观上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只能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首要分子,即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主体; 4、主观上是故意。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是: 1、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2、客观上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只能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首要分子,即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主体; 4、主观上是故意。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会是哪些?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是: 1、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2、客观上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只能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首要分子,即在聚众犯罪中
2020.05.28 100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
2020.08.21 113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会构成犯罪吗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程度才会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指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人数多或时间长,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影响或者行为手段恶劣的,等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聚众
2022.04.15 1,062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犯罪构成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地顺利出人、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规则。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
2022-12-31 15,340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 3.主观要件:主观上只能为故意; 4.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抗拒、
2023-02-07 15,340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 3.主观要件:主观上只能为故意; 4.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抗拒、
2022-11-16 15,340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具有哪些犯罪构成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地顺利出人、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规则。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
2023-08-27 15,340
-
01:00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怎么判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首要犯罪分子,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主要表现为聚众扰乱或起哄闹事商场、公园、车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故意堵塞或破坏交通秩序,造成秩
579 2022.04.17 -
01:02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规定,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量刑的标准为: 行为人聚集众人扰乱公园、码头、车站、民用航空站、商场、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聚集众人堵塞交通、或破坏交通秩序,阻碍、抗拒治安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导致情节严重
967 2022.04.17 -
01:15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能取保吗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
1,23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