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疑罪从无原则的定义及法律适用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疑罪从无”和“有罪推定”是现代文明社会中相对立的法律观念。前者强调在司法过程中不应冤枉无辜,强调对每个涉嫌犯罪的人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才能判定有罪或无罪。而“有罪推定”则是指在被告人被控犯罪时,即使缺乏充分证据,也应该推定其有罪,并通过审判确保其无罪。 在司法实践中,坚持贯彻“疑罪从无”原则可以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但需要指出的是,“疑罪从无”并非每个案件都能得到贯彻,而且在现实中的运用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如果家人涉嫌犯罪,应尽早寻求法律帮助,争取和促进“疑罪从无”结果的实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无罪推定原则的意思:无罪推定原则是指任何人在被法院确定有罪之前都应把其当成无罪的人对待,即推定为无罪。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则”。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生标准。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的嫌疑,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从诉讼程序和法律上推定被追诉被告人无罪,从而终结诉讼的行为的法律原则。
疑罪从无原则3大原则的适用条件是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具体是指: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
疑罪从无原则3大原则
疑罪从无的三大原则为:疑罪出现刑事证明不能证实的状况;疑罪必须依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处理;被告人不承担疑罪的证明责任。 1、疑罪出现刑事证明不能证实的状况:被告人是否犯罪,没有合法合理的证据支撑,全案没有充分的证据,无法证明。 2、疑罪必须依
2020.08.08 669 -
同居关系财产分割的法律适用及原则
“财产分割原则是,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关于法律适用,属于非法同居的,其财产分割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处理。”在
2020.07.17 161 -
无罪推定原则和疑罪从无是什么意思
无罪推定原则的意思是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疑罪从无的意思是在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2021.02.17 28
-
法律上对疑罪从无原则是怎么定义的呢?
"疑罪"是指司法机关对被告人是否犯罪或罪行轻重难以确证的情况,是司法实践难以避免的常见现象。 "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
2023-03-31 15,340 -
疑罪从无原则3大原则:
疑罪从无的三大原则为: 1、疑罪出现刑事证明不能证实的状况; 2、疑罪必须依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处理; 3、被告人不承担疑罪的证明责任。 检察院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情形有: (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9-21 15,340 -
疑罪从无适用于哪些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中规定人民法院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而又确实无法查证清楚、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
2023-06-11 15,340 -
疑罪从无原则的法条怎么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中规定人民法院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而又确实无法查证清楚、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
2022-06-18 15,340
-
01:05
民法典关于业主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业主的定义如下: 1、业主可以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居民委员会要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 2
8,610 2022.04.17 -
01:23
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1)成文的罪刑法定。①法律主义。这是指只有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才有权规定犯罪和刑罚,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等无权规定犯罪和刑罚,即罪刑法定中的“法”不包括行政法规等。②禁止习惯法。虽然习惯法体现民意,但因为不成文,缺乏明确性,违反了预测可能性原
5,086 2022.04.15 -
01:09
关于工资拖欠的法律关于工资拖欠的法律,具体情况如下: 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2、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
3,42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