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犯罪的以什么方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违法发放贷款罪会被追究以下刑事责任:犯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一般会被追究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的刑事责任;违法发放贷款的数额特别巨大或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则会被追究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的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为人构成骗取贷款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犯罪主体是单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违法发放贷款罪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为:行为人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
-
违法发放贷款罪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对个
2020.08.24 96 -
骗取贷款罪既遂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骗取贷款罪既遂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
2020.10.07 149 -
套路贷犯罪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套路贷犯罪的处罚:一般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如果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020.09.11 119
-
骗取贷款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行为人构成骗取贷款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犯罪主
2022-06-07 15,340 -
违法发放贷款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违法发放贷款罪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为:行为人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本罪的
2022-06-07 15,340 -
违法发放贷款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违法发放贷款罪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为:行为人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本罪的
2022-06-10 15,340 -
违法发放贷款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违法发放贷款罪既遂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一般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2-10-12 15,340
-
01:05
挪用公款几万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挪用公款的用途、去向不同,挪用公款罪承担刑事责任的数额要求不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
1,457 2022.04.17 -
01:03
违法强拆追究刑事责任吗违法强制拆迁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刑法》的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强制拆除被征收人房屋的,侵犯房屋所有权人产权的,应当依法责令行政机关承担全面赔偿责任;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在强
1,275 2022.04.17 -
01:03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火灾可以分为故意放火造成的火灾,以及过失造成的火灾,所以需要分情况判断。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
3,67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