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验收不收建筑款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04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7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4〕14号) 第十四条当事人对建设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议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竣工验收合格之日为竣工日期; (二)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以承包人提交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 (三)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
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解释第十四条 当事人对建设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议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竣工验收合格之日为竣工日期; (二)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以承包人提交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 (三)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程款拖着不给验收的处理方法如下: 1、通过电话和函件催收。经常给施工方公司打电话,询问工程款进度。要注意打电话的时候记得录音,防止对方钻法律空子,提前保留证据。 2、亲自到对方公司上门催收。 3、委托律师代为催收。如果考虑到自己不懂如何催收工程款或者精力有限,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处理。 4、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还要提供担保冻结施工方的财产,以免对方公司转移财产。
工程款拖着不给验收的处理方法如下: 1、通过电话和函件催收。经常给施工方公司打电话,询问工程款进度。要注意打电话的时候记得录音,防止对方钻法律空子,提前保留证据。 2、亲自到对方公司上门催收。 3、委托律师代为催收。如果考虑到自己不懂如何催收工程款或者精力有限,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处理。 4、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还要提供担保冻结施工方的财产,以免对方公司转移财产。
-
工程款拖着不给验收应该怎么办
工程款拖延不验收的处理方法如下: 1、通过电话和函件催收。经常打电话给施工方公司询问工程款进度。打电话时要注意记录,防止对方钻法律漏洞,提前保留证据; 2、亲自到对方公司上门催收; 3、委托律师代为催收。假如考虑到自己不知道如何取工程款或精
2022.04.14 2,055 -
工程款一直拖着不给验收怎么办?
工程款拖着不给验收,可以通过电话和函件催收,也可以亲自到对方公司上门催收,可以委托律师代为催收;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还要提供担保冻结施工方的财产。
2021.02.09 238
-
工程款拖着不给验收怎么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04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7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4〕14号) 第十四条当事人对建设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
2022-12-06 15,340 -
工程款拖着不给验收怎么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04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7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4〕14号) 第十四条当事人对建设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
2022-11-07 15,340 -
乙方拖着不验收怎么办
可以起诉法院维权。如果验收报告已经提交,发包人拖延验收,或者未经验收擅自使用,可以要求对方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支付工程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建设工程
2021-12-04 15,340 -
甲方拖着不验收怎么办
可以起诉到法院维权。如果已经提交验收报告,发包方拖延验收,或者未经验收擅自使用的,均可以要求对方按照合同约定价款给付工程款。 按规定,当事人对建设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议的,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
2022-10-11 15,340
-
00:49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由谁组织
竣工验收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复杂程度组成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应由银行、物资、环保、劳动、统计、消防及其它有关部门组成,建设单位、接管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也应当参加验收工作,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
2,072 2022.05.27 -
00:57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程序是怎样的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单位自检评定。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确认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填写《工程验收报告》;2,监理单位提交《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勘察、设计单位提出《质量检查报告》;3,建设(监理
4,828 2022.04.15 -
01:16
欠款人拖着不还钱怎么办
欠款人拖着不还钱,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维权: 1、向对方发出书面催款函,书面通知对方还款; 2、向对方发律师函,给对方法律上的威慑; 3、通过起诉的方式追回欠款。向法院起诉的,那么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如果超过诉讼时效,那么很大可能失
737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