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人员误工费怎么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注:对有固定收入的,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损失赔偿。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则是执行的问题。2、无固定收入的:2.1受害人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注:收入状况的证明包括纳税凭证、单位出具的证明等。2.2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定型化标准):误工费=误工时间(天)*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天/元)注:“相同、相近行业”判断标准:①产业分类标准;②同一产业内的社会评价标准。③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判断标准(区别于民诉法上“受诉法院所在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自由职业者也就是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的计算: 1、受害人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 误工费=误工时间(天)乘以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 收入状况的证明包括纳税凭证、单位出具的证明等。 2、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定型化标准): 误工费=误工时间(天)乘以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天/元)。
自由职业人员可以主张误工费。自由职业者的误工费,按照当事人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自由职业者误工费怎么赔
自由职业者也就是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的计算: 1、受害人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乘以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收入状况的证明包括纳税凭证、单位出具的证明等。 2、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
2020.09.04 649 -
车祸自由工作人员误工费怎么算
交通事故自由职业误工费的计算: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误工费=误工时间(天)*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天/元)。
2020.06.18 108 -
公职人员误工费怎么算
国家公职人员的误工费也是按照其工资标准进行计算的,具体公式是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而公职人员作为有固定收入的群体,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损失赔偿。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则是执行的问题。
2020.04.28 451
-
自由职业人员误工费该怎么算
1、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注:对有固定收入的,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损失赔偿。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则是执行的问题。 2、无固定收入的: 2.1受害人能证明其
2022-06-19 15,340 -
自由职业误工费怎么计算
无固定收入包括两类人员,一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农村村民;二是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有关凭证,在医疗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其收入能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包括承包经营户、城乡个体工商户、打
2022-06-14 15,340 -
自由职业交通事故误工费怎么算啊?
交通事故自由职业误工费的计算是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
2022-05-25 15,340 -
自由职业交通事故误工费是怎么算的
交通事故自由职业误工费的计算是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
2022-05-18 15,340
-
00:51
工人工伤误工费和生活费怎么计算
工人工伤误工费和生活费的计算如下: 1、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生活费标准为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
1,364 2022.05.11 -
00:48
自由职业者怎么交社保
自由职业者购买社保的,应当去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并且提供本人的照片、身份证和户口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申请后,应当询问自由职业者购买社会保险的档次,自由职业者确定社会保险的档次后,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
7,734 2022.04.17 -
00:54
工伤十级误工费怎么算
误工费又叫做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方式是:从伤残鉴定结论出具之日到事故发生之日期的天数,乘本人日工资(月工资除于21.75)。一般来说,误工期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最多不超过24个月
1,84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