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故意的含义是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会侵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故意的含义是,行为人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或者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所谓明知,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已经确实知道生产、销售的物品属于伪劣商品或者根据客观证据、情形证明行为人确实可能知道其所生产、销售的物品是伪劣商品而不是其他物品的情况。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认定
主观为故意。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为: 1、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 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 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2、客
2020.04.05 145 -
故意销售伪劣商品罪未遂怎么判?
销售伪劣产品犯罪未遂会按下列标准来判: 1、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一般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额达到20-50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犯本罪未遂的,会根据上述量刑标准从轻或减轻处罚。
2020.02.21 127 -
什么是销售伪劣商品罪?
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故意的含义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为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明知。或者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所谓明知,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已经确实知道生产、销售的物品属于伪劣商品或者根据客观证据
2020.09.30 459
-
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故意的含义
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故意的含义是,行为人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或者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 所谓明知,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已经确实知道生产、销售的物品属于伪劣商品或者根据客观证据、情形证明行为人确实可
2023-02-22 15,340 -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故意?
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
2023-03-24 15,340 -
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故意的对象是什么呢
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主体,依据刑法的规定,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为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明知。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客观方面最显著的特征是行
2023-02-12 15,340 -
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主观认定是怎样的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国家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消费者的正当消费权益以及产品市场管理秩序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
2022-07-10 15,340
-
00:59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量刑标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量刑标准量刑标准如下: 1、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
1,214 2023.01.04 -
01:12
销售伪劣产品罪如何认定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上对伪劣产品是明知的。如不知是伪劣产品而予以生产、销售的,由于其主观上不具有的故意,不构成犯罪。如果
4,724 2022.10.12 -
01:25
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销售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依法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594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