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休完产假可以直接辞职吗?

休完产假可以直接辞职吗?

2023-07-20 19:5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7-20回复

专业分析:

休完产假不想去上班能直接辞职,但是不能离职,因为法律规定,劳动者单方面辞职的要提起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因此要通知单位后三十天后才能办理离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休完产假可以辞职,和是否处于产假期间没有关系。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休完产假不想去上班能直接辞职,但是不能离职,因为法律规定,劳动者单方面辞职的要提起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因此要通知单位后三十天后才能办理离职。

律师普法更多>>
  • 休完产假是否可以直接辞职
    休完产假是否可以直接辞职

    休完产假可以直接辞职。员工辞职是根据员工本人意愿执行的,和是否休产假是没有关系的,在休完产假之后在申请辞职,那么需要根据单位要求,可能会要求员工在单位再工作一个月进行工作交接。 签了劳动合同辞职方法如下: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

    2022.08.09 1,152
  • 休完产假能直接辞职吗?
    休完产假能直接辞职吗?

    孕妇休完产假后可以辞职。孕妇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一致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辞职是根据员工本人意愿执行的,和是否休产假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在休完产假结束之前就可以申请辞职,在产假到期之前离职即可。如果员工在休完产假之后在申请辞职,那么需要根

    2020.10.29 218
  • 休产假可以直接辞职吗?
    休产假可以直接辞职吗?

    休完产假不想去上班能直接辞职,但是不能离职,因为法律规定,劳动者单方面辞职的要提起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因此要通知单位后三十天后才能办理离职。

    2020.04.02 348
专业问答更多>>
  • 休完产假能直接辞退吗

    休完产假后女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辞退: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

    2022-05-27 15,340
  • 休完产假以后可以直接请假吗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女职工依法享有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一般在产假结束后,可以休9个月的哺乳假,但是这个哺乳假在法律上没有强制性规定,属于女职工与单位协商的范畴,单位可以批准也可以不批准。但是女职工必须依

    2022-08-11 15,340
  • 休完产假,可以辞职吗

    合法。工人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人可以在30天前书面通知使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3天前通知使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1-10-23 15,340
  • 休完产假可以辞职吗

    休完产假可以直接提出辞职,但是应当履行提前告知义务。 劳动者想要辞职,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不管有没有休息完产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

    2022-07-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01:20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形成的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务合同相对于劳动合同,较为自由,不仅体现在用工上,在辞职上

    12,767 2022.04.17
  • 合同到期员工可以直接离职吗 01:10
    合同到期员工可以直接离职吗

    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原则上可以直接离职,但现实中应当办理好相关的离职手续。并且,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为劳动者办理人事、社保、档案等转移手续,并开具相关证明。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只有部分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才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因

    2,698 2022.05.11
  • 有借条可以直接起诉吗 01:00
    有借条可以直接起诉吗

    有借条可以起诉,但是不一定能胜诉。民间借贷纠纷,主张还款的债权人需要提供相关债权凭证,即借条。除此之外,还需要证明出借款项已实际支付给借款方,并提供回单凭证等证明。最好明确知悉借款方身份信息,以便于法院通知被告应诉,也便于后续判决生效后的执

    3,819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