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借了一万块钱一年了不想还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对方还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节起诉和受理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欠款不还的情况可以先行互相协商解决。如果债务人不配合处理,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其实熟人之间的借贷不还的现象屡见不鲜,若是经过多次交涉后对方仍坚决不还钱,你可以到法院起诉她。这个期间需要做好相关证据的收集,还可以收集双方的转账凭证,足以证明借款事实的人证以及物证,例如聊天记录、短信等。
欠债不还有可能面临起诉,严重的甚至进入信用黑名单。欠钱不还无论是网上的还是现实中都会承担逾期滞纳金,会面临追讨,面临信用危机,如果不及时归还有可能面临诉讼。借款人还是迟迟不还款的话,借贷方可以根据其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催款,甚至是给借款人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催款。最后会关联到借款人的信用度的。
-
我跟朋友借了一万块钱,现在不还了怎么办
1、保存好对方欠你钱的书面证据,如欠条,银行划款记录、邮局汇款凭条等,如果没有书证,找人证,要充分的人证。 2、确实需要起诉欠条如果有的话,又没有约定还款时间,你说过年的时候还你,有什么样的证据。 3、决定起诉的话,被告的资料已经足够:民事
2021.02.24 529 -
欠了一万块钱怎么办
债务人不配合的偿还的,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清偿债务。经法院判决或者调解,对方当事人仍不按照有效法律文书履行或者清偿债务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主张权利之前,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尽可能收集能够证明对方债务的证据。公安机关一般不处理债
2022.04.16 2,280 -
欠了一万多块钱没钱还怎么办
欠了一万多块钱没钱还的,欠款人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分期或者延期偿还;如果协商不成的,则欠款人需要尽快筹集资金还款,否则可能会被债权人起诉维权,或者被申请支付令。
2021.03.27 267
-
有人借了我一万四千块钱不还怎么办。
案件咨询内容,我已看过。为更好地帮你分析案情,全面及时有效的维护你的合法利益
2022-10-23 15,340 -
借一万块钱不想还她写个借条是不是炸骗了?
借条相当于借款协议,是对共有财产或个人财产处置协议的一种,根据《婚姻法》,是受法律保护的。
2022-09-24 15,340 -
借一万块钱不还对方了要欠我万该怎么办
这要根据具体情节确定,如果是以诈骗为目的的,就有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具体数额,达到立案标准的,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信用社还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被告人偿还借款。没有钱可强制执行财产
2022-09-09 15,340 -
一个人借我两万块钱五六年了一直不还
可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首先要有证据证明欠款事实,借条、欠条、收条、银行转账记录等可能反映欠款、汇款的书面材料, 第二,至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并支付利息, 第三,可查询其名下有无房产、车辆、存款并进行查封
2022-07-05 15,340
-
01:02
借了钱不还怎么办债务人借了钱但没有按时还款的,债权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要回欠款。一种是协商沟通的方式,债权人可以通过与债务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商,让债务人有时间筹措资金还款。另一种是诉讼的方式,债权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要回欠款,借钱不还起诉
518 2022.06.17 -
01:17
网贷欠一万块钱怎么办网贷欠一万块钱的处理办法如下: 1、没有偿还能力的可以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可能会承担逾期费用; 2、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 3、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
987 2022.11.21 -
01:00
借钱老是不还一直拖着怎么办对借钱老是不还一直拖着的,带好借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写好起诉状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对于借贷关系明确,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应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督促程序的有关规定审查受理。 在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作为债权人行使债权请求权,应该
673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