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纠纷的处理程序是什么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纠纷的处理程序是第一步,要确定被诉主体。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包工头不具备用人资格,应将发包单位即建设单位列为被诉主体。王中可以到太原市工商局查询建设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 第二步,确认事实劳动关系(最长60天)。由于王中工作1个月就受了工伤,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过书面劳动合同,而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供劳动合同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凭证。因此,王中需要马上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事实劳动关系。 第三步,申请工伤认定(最长60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认定是进行工伤索赔的必经程序。在拿到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仲裁文书后,立即向太原市劳动保障局(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第四步,申请伤残等级鉴定(最长60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待遇的赔付是依据劳动者的伤残等级来计算的,所以,在进行工伤认定的基础上,还需要向太原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第五步,再次申请劳动仲裁进行工伤待遇索赔(最长60天)。在拿到《工伤认定书》和《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时,工伤待遇索赔就指日可待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是劳动争议,双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当事人之间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协商不成,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医疗纠纷纠纷处理程序是什么?
医疗事故的纠纷处理程序为:第一,首先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找到原因来进行解决,尽量留下必要的证据。第二,确认医院存在医疗事故的话,可以向医院里面专门的科室进行投诉。第三,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第四,如果上述途径
2021.01.14 312 -
工伤赔偿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纠纷处理的程序如下: 1、进行工伤治疗; 2、委托律师全程代理; 3、申请工伤认定; 4、申请工伤鉴定(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鉴定); 5、确定赔偿项目及赔偿数额; 6、进行工伤保险理赔; 7、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
2020.05.24 199 -
工伤赔偿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工伤补偿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协商;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12.26 142
-
工伤补偿纠纷的处理程序是什么
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是劳动争议,双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当事人之间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协商不成,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
2022-06-07 15,340 -
工伤赔偿纠纷处理程序是什么?
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是劳动争议,双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当事人之间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协商不成,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
2022-06-08 15,340 -
工伤纠纷的处理程序是怎样的,工伤赔偿纠纷处理的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工伤纠纷的处理程序一、程序简介:发生工伤损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应该按照以下的程序处理:1、进行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
2022-02-05 15,340 -
工伤赔偿纠纷的具体处理程序是什么
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是劳动争议,双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当事人之间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协商不成,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
2022-06-09 15,340
-
01:02
工程转包纠纷要怎么处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法律不允许转包,因此转包合同无效,按照《民法典》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规定来处理; 2、合同无效路径:竣工验收合格的,仍应折价补偿承包人;竣工验收不合格的,经修复后合格的,折价补偿承包人,但承包人要自行承担修复费用;修复
1,287 2022.04.17 -
01:16
债务纠纷起诉程序是怎样的债权人要提起诉讼的,首先要写好起诉状,起诉状中要包含起诉的请求和理由。写好起诉状后,再带上起诉状、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据原件或者复印件到被起诉人户口所在地,或者居住满一年以上的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决定审理案件之后,会先组织双方进
1,010 2022.04.17 -
01:02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如何处理建筑行业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也越来越多。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关系复杂,存在许多的疑难问题。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资质挂靠现象突出,非法转包现象突出,资金管理漏洞突出等。以挂靠产生的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为
94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