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合同抗辩权相同点具体在哪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的三种履行抗辩权分别是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1.三种抗辩权的目的相同:无论何种抗辩权,其目的都在于能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维护当事人的权利;维护交易次序,增进当事人之间的协作。 2.三种抗辩权的适用范围相同:三种抗辩权均只能发生在双务合同中,并且是因同一双务合同中互负债务。 3.权利效益相同:此三种抗辩权均属于延期抗辩权而非永久抗辩权。 4.行使方式相同:抗辩权是双务合同当事人所享有的一项权利,依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对此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依职权主动援用。当事人如不行使此项权利,又不履行自己义务,即应负担逾期违约责任。
三种抗辩权的相同点如下: 1.三种抗辩权的目的相同:无论何种抗辩权,其目的都在于能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维护当事人的权利;维护交易次序,增进当事人之间的协作。 2.三种抗辩权的适用范围相同:三种抗辩权均只能发生在双务合同中,并且是因同一双务合同中互负债务。 3.权利效益相同:此三种抗辩权均属于延期抗辩权而非永久抗辩权。 4.行使方式相同:抗辩权是双务合同当事人所享有的一项权利,依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对此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依职权主动援用。当事人如不行使此项权利,又不履行自己义务,即应负担逾期违约责任。
-
三种合同抗辩权相同点表现在哪里
三种合同抗辩权相同点表现在: 1、三种抗辩权的目的相同:无论何种抗辩权,其目的都是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维护当事人的权利;维护交易顺序,加强当事人之间的合作; 2、三种抗辩权的适用范围相同:三种抗辩权只能发生在双务合同中,且由于同一双务合同
2022.04.14 217 -
三种合同抗辩权相同点有哪些
三种抗辩权的相似之处如下: 1。三种抗辩权的目的相同:无论什么样的抗辩权,其目的都是平衡当事人的利益,维护当事人的权利;维护交易顺序,加强当事人合作。 2、三种抗辩权的适用范围相同:三种抗辩权只能发生在双务合同中,且由于同一双务合同中相互负
2022.06.17 180 -
合同法中抗辩权的三种相同点
合同法中抗辩权的三种相同点: 1、目的相同,无论何种抗辩权,其目的都在于能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维护当事人的权利;维护交易次序,增进当事人之间的协作。 2、适用范围相同,三种抗辩权只能发生在双务合同中,并且是因同一双务合同中互负债务。 3、
2021.03.10 119
-
合同抗辩权具体包括哪三种
1、合同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抗辩权是基于法律请求权的,是建立在法律请求权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法律请求就无法行使抗辩权。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五条当事人互负
2022-07-19 15,340 -
双务合同三种抗辩权具体是什么
三种抗辩权是: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先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不安抗辩权,当事人证明对
2022-07-19 15,340 -
合同抗辩权是哪三种?
1、合同抗辩权包括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三种。抗辩权是建立在法律请求权的基础之上的,当事人需要互负债务,没有法律请求无法行使合同抗辩权。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五条当事人
2022-06-25 15,340 -
合同抗辩权包括哪三种
1、合同抗辩权包括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三种。抗辩权是建立在法律请求权的基础之上的,当事人需要互负债务,没有法律请求无法行使合同抗辩权。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五条当事人
2022-07-18 15,340
-
00:54
不安抗辩权可以解除合同吗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但应当在中止履行后,具有先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仍不提供担保或者恢复履行能力后,另一方当事人才能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在具有先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转移
2,311 2022.04.15 -
01:26
什么是同时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又可称为不履行抗辩权或履行合同的抗辩权,它一般指的是在商务合同的当事人应该同时履行义务的,如一方当事人在对方没有履行前,是有权利拒绝另一方当事人请求自己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 在性质上,同时履行抗辩权属于延期的抗辩权或者同时的
6,493 2022.04.17 -
00:58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在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转移财产、抽逃出资逃避债务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具有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中止履行后
1,53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