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防卫的情况下杀死人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若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属于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在正当防卫情形下导致不法侵害实施人死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若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属于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在正当防卫情形下导致不法侵害实施人死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如果在自我防卫的情况下杀死人的正当防卫办法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自我防卫杀人犯法吗?
自我防卫把人打死了,一般是犯法的,属于防卫过当。但如果是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022.12.02 129 -
自我防卫把人打死了
正当防卫分为一般正当防卫和特殊正当防卫,在一般正当防卫的情形下,因为正当防卫而杀人,构成防卫过当的,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一般会减轻或免除处罚。在特殊正当防卫的情况下,也就是针对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等行为做出的防卫,是不存在防卫过当的,
2020.09.21 339 -
正当防卫玩命杀死人怎么办?
在正当防卫时打死人,如果未超过防卫的限度的,不负刑事责任;如果属于防卫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对其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应当在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范围内对行为人减轻或者免
2020.11.01 115
-
自卫杀死人的情况下怎么办?
自我防卫的情况下杀死人,属于防卫过当,需要负刑事责任,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但同时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如果是特殊正当防卫杀死人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
2021-07-14 15,340 -
什么情况下正当防卫可以杀死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符合下列四个条件。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
2022-02-12 15,340 -
防卫过当过失杀人怎么判?我弟弟在正当防卫的情况下杀害了别人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2-08-24 15,340 -
什么情况下自卫杀人无罪?
自卫伤人在法律有个专门的名词叫:“正当防卫”属于正当防卫的情况是不用负担任何责任的,但是正当防卫的条件很严格!这个就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了!因为只要是不符合正当防卫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很可能构成“防卫过
2022-10-07 15,340
-
01:01
防卫过当杀人判几年
防卫过当致对方死亡涉嫌故意杀人罪,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在上述刑罚的基础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应当承担相应
867 2022.10.08 -
00:59
杀死人自首会判死刑吗
在故意杀人的刑事案件中,自首是可以减轻刑罚的因素,但不是必须减轻的因素,因此不一定会因此免除死刑,还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节进行判断。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符合自首的条件。对
1,866 2022.05.11 -
01:06
拖欠工资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怎么办
拖欠工资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员工的可采取的救济方法具体如下: 1、与公司自行协商解决争议; 2、通过第三方组织进行调解; 3、进行投诉举报; 4、申请仲裁,提起诉讼。被拖欠工资后,当事人没有证据的,当事人应当尽量收集证据,例如证明劳动关系成立
1,065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