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和使用征地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征用土地支付的征地费应按照下列原则管理和使用:(一)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应支付给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其管理和使用;(二)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所有者所有。(三)安置补助费是专门用于安置被征地单位群众生产、生活所用的资金。所以,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1)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 (2)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管理和使用; (3)需要安置的人员不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他单位安置,要求自主择业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征地补偿费用的管理: 1、土地补偿费。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管理,主要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可视土地使用者或者土地承包者对土地的投入情况给予适当补偿。 2、安置补助费。谁负责安置,谁管理、使用,不安置的支付给个人。 3、地上附着物补偿费。谁拆迁或迁建的,支付给谁;自行拆迁的,支付给附着物的所有者;林木、果树补偿给所有者。 4、青苗补偿费。青苗的补偿费支付给所有者。禁止侵占、挪用被征地单位征地补偿费和其他有关费用。 5、对征用承包户的土地补偿。征用农业承包户的土地,承包期限在10年以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可以将土地补偿费的80%支付给土地承包经营者。
土地使用税是为了合理利用城镇土地,调解土地级差收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强土地管理所制定的税收管理条例,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相关的税收。
-
征用土地使用管理费收费标准
征用土地使用管理费收费标准:实行全包征地方式的,按征地费总额的以下比例收费: 1、一次性征用耕地在66.67公顷(1000亩)以上(含66.67公顷)、其它土地133.34公顷(2000亩)以上的(含133.34公顷),征地管理费按不超过3
2020.07.08 298 -
征用耕地补偿费如何使用
征用耕地补偿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征用耕地应当按照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旱田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为1.3万元;征收水田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为2万元;征收菜田平均每亩补
2020.04.28 154 -
工作经费和征地管理费
1、征用土地征用费发生费用主要有土地补偿费、土地投资补偿费(青苗补偿费、树木补偿费,地面附着物补偿费)、人员安置补助费、新菜地开发基金、土地管理费等。具体土地征用费的估算可参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进行。 2、征地工作经费和征地管理费。
2020.10.03 320
-
征地赔偿费如何管理和使用
各项补偿费用由被征地单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处理: 1、土地补偿费、依法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
2021-07-08 15,340 -
征用土地补偿费用如何管理和使用?
各项补偿费用由被征地单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处理: 1、土地补偿费、依法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
2021-10-13 15,340 -
征地补偿费如何管理、使用
第一,补偿费用的管理、归属 (一)各项补偿费用由被征地单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处理: 1、土地补偿费、依法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
2022-03-17 15,340 -
征地补偿费用如何管理及使用?
各项补偿费用由被征地单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处理: 1、土地补偿费、依法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
2021-10-13 15,340
-
01:49
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如下: 1、坚持经费独立管理原则,要独立建立银行账户,实行单位核算。根据审定的预算,经费开支由工会主管主席审批; 2、坚持遵纪守法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政策、规定和开支范围、标准,认真执行工会财务制度,遵守财务纪律; 3
9,606 2022.05.11 -
00:55
河南土地使用税管理办法河南土地使用税管理办法具体如下: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将辖区内土地划分为若干等级,在本办法确定的税额幅度内,制定相应的适用税额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经济落后地方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提出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适用税额标准。但降
1,19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