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一般怎么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依据我国法律,一般可以将一下行为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即知道自己撞伤了人却当场驾车或者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即肇事司机知道自己撞倒了人,但认为是他人的原因导致事故的发生,自己无过错,无需承担责任而逃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即把伤者留在医院而不打算继续承担责任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交通肇事罪定义为机动车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怎么认定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是: (1)交通肇事罪与非罪的界限。其关键要查清行为人是否有主观罪过,是否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与重大交通事故另否具有因果关系等; (2)交通肇事罪与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
2022.10.21 151 -
交通肇事罪怎么认定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
2022.11.03 192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一般怎么认定?
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的理解: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形,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死亡的犯罪行为,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2020.05.27 233
-
交通肇事罪一般怎么认定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
2022-08-08 15,340 -
自首交通肇事罪一般怎么认定?
关于交通肇事罪案件,在审判实践中,对行为人肇事后逃逸,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中主动投案交代罪行,认定为自首情节无异议。但对于行为人肇事后没有逃跑,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代罪行的,能否认定为自首情节,这
2022-06-01 15,340 -
一般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1、犯罪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2、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3、主观方面: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4、客观方面:违反交通运输管
2022-11-20 15,340 -
一般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1、犯罪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2、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3、主观方面: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4、客观方面:违反交通运输管
2022-06-01 15,340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414 2022.05.11 -
01:00
交通肇事罪应该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有以下四方面: 1、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上,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
361 2023.04.20 -
01:18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
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可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行为人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的; 2、事故当事人认为其对事故无责任,驾车离开现场的; 3、当事人出现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仍拒绝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的; 4、事故当事人将受害人
2,69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