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借贷离婚债务怎么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间借贷案件中以下债务会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1、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3、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间借贷夫妻离婚债务承担需要分情况判断,如果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民间借贷案件中以下债务会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1、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3、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
-
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债务怎么分
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怎么还具体情况分为三种: (一)双方的共同财产足以清偿共同债务的,以共同财产来清偿共同债务,剩余财产在双方之间平等分配; (二)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共同债务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如协议不成,由法院进行判决; (三)不存在共同财
2021.03.23 109 -
离婚夫妻债务怎么判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
2021.01.21 153 -
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判
夫妻离婚时,需要约定共同财产和债务的分割。婚后发生债务的,未经事先书面约定,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婚前个人债务的,由债务人本人承担,如果双方未能就债务分割达成协议,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夫妻对婚姻期间所得财产和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夫
2022.04.13 455
-
夫妻贷款离婚后债务怎么判
若该笔债务是原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即使该债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则该债务在离婚后仍应由其个人来负责归还,法院在审理中可只列该个人为被告,判决其承担偿还。这种情况应符合以下条件: 1、债务是原夫妻一方
2022-08-23 15,340 -
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判
1、夫妻单方离婚债务的判决规则:只要被法院认定是夫妻共同债务,一般会判决由夫妻共同偿还。共同债务一般包括,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实际用于共同生活的债务等。 2、法律
2022-06-12 15,340 -
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17、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 下列债务不能认定
2022-04-21 15,340 -
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办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办
1、协商离婚的,双方可以签订离婚协议书,约定债权债务的承担以及小孩的抚养等问题的,之后到户籍一方所在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的;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离婚的;法院根据双方的陈述和相应的证据
2022-03-28 15,340
-
01:15
夫妻离婚贷款债务怎么处理
夫妻离婚时,不仅会涉及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还会涉及共同债务的承担问题。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双方以共同的名义签下贷款的,这时候在离婚时,双方就需要就贷款债务的问题达成一致的协议。没有办法达成一致的贷款债务分担协议的,就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
1,550 2022.04.17 -
01:17
夫妻有债务怎么离婚
夫妻有债务可以照常离婚,只是在离婚时,需要对债务进行认定和分割,分清哪些是夫妻共同债务,哪些是一方个人债务,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可采
8,169 2022.04.17 -
00:57
夫妻离婚债务怎么认定
夫妻离婚债务如何认定,应根据所负债务的种类进行综合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离婚债务分为个人债务和夫妻共同债务。其中,个人债务由夫妻双方各自承担,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个人债务用于婚后夫妻共同生活的,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
81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