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司法实践:问题与对策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账户的,或者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或者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或者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二)》第四十八条,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提供资金账户的;(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若单位犯前款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下情况司法实践中不予彩礼返还: 1、男女双方已经结婚登记并共同生活的; 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 3、男女双方已经生育子女的; 4、不予返还的其他情况。
我国法律中并没有针对婚约作出明确规定,对因解除婚约而产生的财物纠纷,应首先认定财物的性质。如果自愿赠与,一般不予返还,但如果价值较高,应酌情返还。对于借婚约进行买卖、包办婚姻,或借婚约索要、诈骗钱财的,是违法行为,应当返还。
-
司法实践中关于防卫范围的确认问题
司法实践中对防卫限度的确认应注意: 1、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能力和防卫人的防卫能力的对比。 2、防卫环境。 3、不法侵害的突发性。 4、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2020.02.27 137 -
反洗钱的核心问题和基础工作
我国法律规定洗黑钱,犯有洗钱罪。洗钱是指犯罪人通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将非法获得的钱财加以转移、兑换、购买金融票据或直接投资,从而压缩、隐瞒其非法来源和性质,使非法资产合法化的行为。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
2024.06.24 14 -
法律实践重婚引起的离婚问题
由重婚引起离婚诉讼的法律问题具体如下: 1、重婚属于法定过错行为,若引起当事人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2、重婚属于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的依据; 3、由重婚引起离婚诉讼的其他问题。
2021.03.04 112
-
赌资的认定问题:法律与实践
赌博罪中用作赌注的款物、换取筹码的款物以及通过赌博赢取的款物都属于赌资。对于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赌博犯罪的情况,赌资数额可以按照在计算机网络上投注或赢取的点数乘以每一点实际代表的金额来认定。
2024-11-21 15,340 -
关于夫妻分居司法实践的问题
司法实践中对于夫妻分居的处理标准如下: 1、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2、即使签定了分居协议书,如果不能证明实际履行,法院也不会轻易认可其效力; 3、分居期间,如无特别约定,夫
2022-06-04 15,340 -
男性性侵的定罪问题:探讨法律适用与司法实践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针对男性性侵男性的行为,定罪处罚为强制猥亵、侮辱罪,对犯罪嫌疑人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在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则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由于强奸
2024-11-21 15,340 -
刑法洗钱问题参与洗钱是怎么定罪的
参与洗钱的,以洗钱罪定罪。参与洗钱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五年以上二十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年以上二十以下罚款。如果是从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2021-12-24 15,340
-
00:49
公司破产员工赔偿问题公司破产,那么员工与公司之前的劳动关系也就解除了。根据法律的规定,公司破产应当按规定给予员工解除合同补偿金。补偿金就是按照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就按照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企业破产支付给劳动者的补偿金是与劳动者的
1,502 2022.04.17 -
01:05
法律对离婚财产分割问题的规定有哪些起诉离婚,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夫妻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
1,166 2022.04.17 -
00:59
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怎么办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可以先直接和单位协商,告诉单位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也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咨询法律意见。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欠薪严重的
1,40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