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法律规定被欺诈不知情怎么处理?

法律规定被欺诈不知情怎么处理?

2023-11-30 11:1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福建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1-30回复

专业分析:

参与诈骗不知情不予处罚,也不需要追究刑事。因为不知情说明犯罪人对于诈骗行为主观上不存在犯罪故意,而诈骗罪在犯罪主观上要求有犯罪故意。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情,则缺少构成诈骗罪的主观要件,自然不会构成诈骗罪,也就不存在要对行为人予以处罚的问题。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要尽量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同时也最好委托律师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1、犯了诈骗罪可以去自首,如实供诉自己的罪行,争取可以减刑。 2、如果自己没有犯过诈骗罪,可以保存好对方诬告的证据,依法提起诉讼。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法给予如下处罚: 1、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2、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规定欺诈罪会怎么判
    法律规定欺诈罪会怎么判

    l、犯诈骗罪,应当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如果存在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如果存在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0.02.16 64
  • 法律规定合同欺诈
    法律规定合同欺诈

    合同欺诈的法律认定标准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客观上实施了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收取财物后逃匿,数额较大的行为; 3、因其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失。 符合上述标准的,则可认定为合同欺诈。

    2020.08.01 170
  • 法律规定的欺诈是什么
    法律规定的欺诈是什么

    法律上对欺诈的定义是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2021.03.22 240
专业问答更多>>
  • 被人欺诈不知情怎么办?

    如果确实属于不知情的,不构成违法犯罪,不承担法律责任。《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应

    2023-04-03 15,340
  • 被人欺诈不知情该怎么办

    如果确实属于不知情的,不构成违法犯罪,不承担法律责任。《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应

    2023-07-28 15,340
  • 欺诈不知情者怎样处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具体说就是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且使

    2023-11-02 15,340
  • 被人欺诈不知情如何办?

    如果确实属于不知情的,不构成违法犯罪,不承担法律责任。《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应

    2023-07-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077 2022.04.17
  • 被利用不知情算诈骗要判几年 01:05
    被利用不知情算诈骗要判几年

    被利用不知情不算诈骗。因为诈骗罪的主观要件是直接故意,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行为人存在着诈骗他人公私财物的故意,所以被他人利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诈骗活动的,不构成犯罪,不会受到刑事处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交

    2,717 2022.04.17
  • 电信诈骗不知情的员工怎么判 01:00
    电信诈骗不知情的员工怎么判

    电信诈骗不知情的员工一般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也就不涉及量刑的问题。单位犯罪的,一般只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法,而其他的人员是不会追究刑事责任的。直接负责人员是指的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员工是

    1,646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