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院执行不力或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法院执行不力,或者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如果在自申请执行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方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这是法定程序。《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认为法院的执行行为违法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并作出裁定。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实践中涉及对该条规定的“执行行为”的范围的理解和适用问题。
-
妨害执行行为的规定
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妨害民事执行活动的行为人采取的制裁措施,为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一种,目的在于维护执行程序的顺序进行。因此,妨害执行的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即使没有发生阻止执行的实际效果,也应当承担责任。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
2020.02.06 454 -
民警暴力执法行为认定
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的时候,超过法律规定的必要限度使用武力或者人身攻击,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合法权益。比如,犯罪分子在进行犯罪,但并没有威胁到附近公民的安全,警察是不能开枪杀人的。
2020.05.11 868 -
法院执行案件为什么不通知当事人
法院强制执行需要提前通知被执行人,执行过程中,为推进执行程序正常进行、处理某些程序性事项以及采取执行措施等,执行法院需要发出裁定、决定、命令、通知等相应的法律文书,如果执行法院依法应当发出而未发出相应的法律文书,或者不应发出而发出了某种法律
2021.12.11 2,527
-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或对执行标的有异议的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案件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或对执行标的有异议,可以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经法院审查后认为理由成立的,法院应改正或中止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当事人、利害关
2022-02-08 15,340 -
执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如何提出异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
2022-04-09 15,340 -
执行程序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如何提出异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
2022-04-20 15,340 -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如何申请复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
2022-03-25 15,340
-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309 2022.04.17 -
01:07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即使是纯获利益的行为也不能独立实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
2,874 2022.04.17 -
01:27
法院怎样执行担保人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如果需要担保人承担相关的担保责任的,可以将其列为强制执行的对象;法院一般会通过采取查封、或冻结、或者扣押、或者变卖、或者拍卖、或划扣等等措施,执行担保人名下的一些财产;对拒绝不履行的担保人,还会对其采取限制高
5,99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