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对方不来如何处,具体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对方不来的,不妨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对方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可以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对方不来的,不妨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对方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可以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
处理交通事故的具体方法: 1、出现事故时,立刻停车; 2、立即报警,交警未到现场时不能逃离事发现场; 3、如果发现有人受伤应及时救助; 4、保护好事发现场,必要时可挪动现场车辆,但要标记当时出事位置; 5、如果现场有大火将防止事故再一步严重化; 6、配合交警勘察收取证据等。
-
交通事故对方不来处理的情况有哪些
交通事故对方不来处理情况如下: (1)可以找负责这起交通事故的交警处理,先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邮寄肇事方; (2)然后到法院起诉,胜诉后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2023.04.12 86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时对方不来如何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进行责任认定时如果对方不配合不到场的,另一方可以自己到交管部门请负责事故的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然后由交管部门送达对方即可。 不论对方是否到场,是否对责任认定书签字都不会影响责任认定书的效力。 最后受害方可以根据事故认定书以肇事方
2020.03.21 216 -
交通事故对方不来处理
交通事故对方不处理可以这样解决: 1、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 2、当事人还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
2020.05.23 184
-
交通事故处理对方不处理怎么办,具体规定有哪些
交通事故处理对方不处理的,当事人之间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进行解决。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23-01-29 15,340 -
交通事故对方逃逸责任如何认定,具体规定有哪些
交通事故对方逃逸在责任认定上一般承担全部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
2023-01-31 15,340 -
如何处罚交通事故逃逸? 具体规定有哪些
交通肇事逃逸这样处罚: 1、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交通肇事逃逸作为定罪情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构成交通肇
2023-08-09 15,340 -
交通事故处理时效如何规定,具体规定有哪些
交通事故处理时效的规定如下: 1.暂扣车辆。因检验、鉴定的需要,暂扣交通肇事车辆、嫌疑车辆、车辆牌证和驾驶证的期限为20日;需延期的,经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延长20日。 2.责任认定。交通事故
2023-08-08 15,340
-
01:42
交通事故对方不来处理怎么办
交通事故对方不来处理,可以找负责这起交通事故的交警处理,先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邮寄肇事方,然后到法院起诉,胜诉后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当事
10,052 2022.04.15 -
01:14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不赔偿如何处理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不赔偿的处理如下:对方故意拖延或拒绝赔付相关赔偿。在事故调查中,交警判定对方全责,对方也一直配合交警的调查,但等到事后进行赔偿时却以各种理由搪塞。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让保险公司先将修车的钱给受害方,然后
1,631 2022.04.17 -
01:08
交通事故认定书下来对方不赔钱怎么办
交通事故认定书下来对方不赔钱的,有以下的三种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由交警部门调解,交通事故对方拒绝赔偿时,可以先经过公安机关的调解; 2、起诉,经过调节后,仍然没有达成协议,或者对方拒绝履行已经生效的调解书的,事故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
3,45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