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债务人员为什么会被列入恶意逃债, 恶意逃债的行为包括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主要表现在:(1)货币偿付能力极差许多国有企业在执行中,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可供执行,而厂房设备是维持正常生产运行的最基本要素,债务案件中申请执行人多数又是银行等金融部门,申请执行的要求往往是希望实物变现。(2)连环债务情况严重从案件执行中查证的账面情况反映,有的国企资产情况尚可,固定资产外的应付应收款中,有大量的应收款,但这些应收款,有的存在质量纠纷等原因,不能成为到期债权进行执行;有的已成了坏账、呆账,无法收回。(3)担保债务数量较多担保行为大多发生在前几年,部分担保纠纷系行政指令性担保,有的原本较好的企业同时为多家企业担保,担保额度超出自身承受能力,为担保所累。故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对抗情绪较大。(4)转制不规范部分国有企业转制、重组等企业改制行为不规范,原有债务落实不明,改制后的企业对转制或重组前的债务不积极配合法院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不经债权银行同意,以改制、重组、分立、合并、租赁、破产等方式悬空银行债权; 2、通过非正常关联交易抽逃资金、转移利润、转移资产,致使银行债权被悬空; 3、以转户和多头开户等方式,蓄意逃避债权银行对贷款的监督,使银行贷款本息无法收回; 4、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信息、产权不清的担保,或恶意拒绝补办担保手续; 5、不经债权银行同意,擅自处置银行债权的抵(质)押物,造成银行债权抵(质)押悬空; 6、隐瞒影响按期偿还银行债务的重要事项和重大财务变动情况,致使银行债权处于高风险状况; 7、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已生效的法律文书,继续拖欠银行债务; 8、不偿还债务又拒不签收银行催债文书; 9、其他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恶意逃债的行为可以申请撤销,如果债务人以放弃债权,无偿转让等方式无偿处分自己的财产应当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债务人的该行为。
-
有哪些是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有,借款人放弃其债权;借款人放弃债权担保;借款人无偿转让其财产;借款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或者高价买入财产等行为。银行可依法向法院申请撤销。
2021.04.07 117 -
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界定
债务人恶意逃债的,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追讨欠款。 第一条途径是,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计债款。起诉时应持有借据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法院就会立案受理。由于债务人下落不明,法院
2021.02.12 313 -
债权人如何应对债务人的恶意逃债行为
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
2021.04.17 119
-
被视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有哪些
一、借款人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被认定为逃废金融债务行为: 1、拒不履行到期债务且故意拖欠银行到期贷款本息,借款逾期、欠息时间达半年以上的; 2、借款人取得银行贷款或借款到期后,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
2022-06-24 15,340 -
企业恶意逃债
1、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进行清算:公司出现解散事由的,应自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自行进行清算。 2、债权人可以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1)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2022-05-30 15,340 -
恶意逃债行为有效吗?
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属于无效行为,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撤销该行为,若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
2022-06-03 15,340 -
哪些行为的行为算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恶意逃避银行债务;1、未经债权银行同意,通过改制、重组、分立、合并、租赁、破产等方式悬空银行债权;2、通过异常关联交易抽逃资金、转移利润、转移资产,导致银行债权悬空;3、通过转账和多头开户,故意逃避债
2021-11-15 15,340
-
00:58
债务人消失恶意逃债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护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如果债务人消失、恶意躲债,拒不履行偿还债务的义务,债权人可以积极通过法律,保护债务的实现。具体来说,债权人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并提供债务人的具体信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立
1,007 2022.04.17 -
01:04
债务人恶意躲避债务怎么办
债务人恶意躲避债务的,债权人可以通过行使代位权或撤销权来维护合法权益。其中,代位权的行使是指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时,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一种权利。而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恶意处分财产,导致债权人利
2,221 2022.04.15 -
01:15
公司恶意逃避债务能否要求股东承担
公司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人格滥用是指,控制股东利用股东以认缴出资承担有限责任,和
1,68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