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将房子留给儿子两份遗嘱都有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两份遗嘱都有效,我们要理解你的父亲的真实意图。首先,他希望把房子交给你所有,所谓父业子承;第二,如果现在就给了你,又担心老伴的生活问题。因为,他做了两全其美的一招。把所有权给你,把使用权现在给老伴,因为他知道,老伴大概也是来日无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这装房子所有权中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已经被你父亲从所有权中剥离出来,这些权利在他老伴在世期间,一直由她行使。在她去世后,你就拥有的完整的所有权,这种遗嘱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当是有效的。现在你去办理过户登记,应当是允许的,但是你不能马上对这幢房子行使上面说的三项权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自书遗嘱是有效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方式有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与法定继承,自书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房产过户给子女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出让的方式办理过户,也就是以买卖的方式按照交易的程序去办理过户。第二种是以赠与的方式办理过户,先办理赠与公证,然后办理房屋评估作价和房屋鉴定,最后办理过户。第三种是以继承的方式办理过户,但这种情况需要发生在父母一方死亡的情况下,不是很常用。 (一)以出让的方式将房屋过户给子女:房屋买卖办理过户的主要费用有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契税三种。其中房产满五年,营业税是免征的,同时个税也免征,只需要缴纳契税和产权转移登记费,如果房产未满五年,需要缴纳营业税和个税,同时缴纳契税和产权转移登记费。 (二)以赠与的方式将房屋过户给子女:办理赠与过户,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契税和公证费。赠与过户是没有营业税的,因为赠与是被认为是无偿受赠的行为,所以需要受赠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赠与过户也需要缴纳公证费。 (三)以继承的方式将房屋过户给子女
-
父亲遗嘱给孙子有效吗
立遗嘱给孙子当然是属于有效的遗嘱,但前提也要确保所产生的财产是属于个人所有,这样在分配的时候就一定要按流程来进行办理,所立的条款在订立的时候就要确保是属于合理、合法的。
2021.04.22 171 -
父亲房子过户给儿子儿媳有份吗
如果房子过户给儿子时只登记儿子一个人的名字,那么该房产属于儿子的个人财产,没有儿媳的那一份。如果房产赠与给儿子,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此时儿媳有份。
2021.10.12 1,880
-
父亲的房子留给儿子的遗嘱有效吗
房屋已经登记在男方父亲的名下,属于公房私有化,父亲的遗嘱有效。 父亲的遗嘱中如果已经明确声明房屋归男方个人所有,和你无关的话,那么房屋是男方个人财产,男方有权任意处分房屋,可以不经过你的同意转让给其他
2022-01-19 15,340 -
老人立遗嘱将房子留给儿子是否有效
可以,老人根据真实意愿所立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应当根据遗嘱内容,遵循遗嘱人意愿,处分遗产。 故只要遗嘱人在遗嘱中写明房产由儿子继承,那么遗嘱人去世后,房产应遵遗嘱分配,由儿子继承。
2022-05-31 15,340 -
遗嘱把房子留给儿子有效吗
你爸爸的遗嘱有效,但是他只能处分属于他的遗产,如果他的遗嘱中牵扯到你妈妈的一半共同财产的话,属于你妈妈的那一半你爸爸是无权处理的,应该有你妈妈的,但是你妈妈又留下遗嘱分成三份不合适,因为遗嘱是在你妈妈
2022-03-27 15,340 -
父亲把房子留给女儿儿媳有份吗
1,如果该房产的产权人是你父亲一个人,只要该遗嘱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该遗嘱已经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了必要的遗产份额,别的子女就没有继承权了。 2,如果该房产属于你父母的夫
2022-01-12 15,340
-
01:21
父母给儿子买的房子归谁
父母给儿子买的房,如果已经办理了相关的登记手续,这时候房子应当属于儿子所有。无论儿子是否已经缔结婚姻关系,女方都没有权利请求分割父母为儿子买的房产。因为根据我国民法典以及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一方在婚前获得的财产,应当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在
2,338 2022.04.15 -
01:10
遗嘱给孙子算遗赠吗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人为六种身份的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孙子女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故通过遗嘱将财产赠与孙子女的行为属于遗赠。遗赠与遗嘱的不同点在于:1、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
2,027 2022.04.17 -
01:21
父母的财产子女都有份吗
父母的财产,子女当然有份。根据我国继承法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子女是法定继承中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和父母的配偶、以及父母的父母,共同享有法定继承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子女能够享有父母财产的情况,针对的是父母去世之后。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在世的时
2,64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