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预见且无法避免的事件:关于不可抗力适用条件的探讨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合同双方当事人缔结合同、履行合同时,最终目的是通过履行获得合同利益,实现合同目的。但在履约过程中,一些出于当事人意料之外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对合同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保护双方的权益,双方必须严格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尽力避免或减少合同相对方可能遭受的损失。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的不可抗力免责,其适用的前提是在不可抗力发生时,当事人已在能力范围内采取了合理措施,依然不能免除或者减少不可抗力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不可抗力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如果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可抗力的适用条件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三方面。
不可抗力是法定的免责事由,合同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其法律效果分为两种情况:法院可根据不可抗力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违约者的责任;或者当事人可解除合同。
-
探讨无因管理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一)须有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 (二)须有为他人管理事务的主观意思; (三)须管理有利于本人并不得违反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 (四)须无法律定或者约定的义务。
2021.04.16 139 -
房屋租赁合同是不可抗力的条件还是免责条件
关于房屋租赁合同中的免责条件与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以及非租赁双方所能控制的社会异常事件。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应当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
2021.04.13 126
-
关于认定不可抗力的条件
不可抗力的认定条件为:不可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三个条件。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2023-08-22 15,340 -
哪些刑法适用于无罪过事件
刑法中的无罪过事件有意外事件情形和不可抗力情形。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不可抗力是指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
2023-02-04 15,340 -
关于要约法律效力的探讨
要约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的约束力方面。 首先,要约对要约人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也称为要约的形式约束力,是指要约一经生效,要约人即受到要约的拘束,不得随意撤销或对受要约人随意加以限制
2024-11-09 15,340 -
关于撤销权行使条件的探讨
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危害债权的行为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然而,由于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财产无直接支配权,而债务人对自己财产的自由支配通常会影响其责任能力,进而影响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2024-11-07 15,340
-
00:51
提存的适用条件和法律效力
提存的适用条件是: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2、债权人下落不明; 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
1,472 2022.04.18 -
01:02
代位继承的适用条件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代位继承的适用条件有以下几点: 1、被代位人必须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2、如果先死亡的被代位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而其他的继承人,例如被继承人的父母、配偶、兄弟姐妹等等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则不发生代位继承; 3、代
246 2022.04.15 -
00:51
借条无效的条件有哪些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借条是无效的: 1、不能够证明有欠债事实的内容,缺少明确的欠债人、债权人、借钱时间、金额等必备要素; 2、不是真实意思的表示,欠条不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产生的; 3、欠条内容取得的过程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954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