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网络支付业务有哪些情形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怎么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支付机构从事网络支付业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理:(一)不符合支付机构支付业务系统设施有关要求的;(二)不符合国家、金融行业标准和相关信息安全管理要求的,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金融电子认证规范》等规定的;(三)为非法交易、虚假交易提供支付服务,发现客户疑似或者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未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的;(四)未按规定采取客户支付指令验证措施的;(五)未真实、完整、准确反映网络支付交易信息,篡改或者隐匿交易信息的;(六)未按规定处理客户信息,或者未履行客户信息保18密义务,造成信息泄露隐患或者导致信息泄露的;(七)妨碍客户自主选择支付服务提供主体或资金收付方式的;(八)公开披露虚假信息的;(九)违规开立支付账户,或擅自经营金融业务活动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不配合客户身份识别; 2.有组织同时或分批开户; 3.开户理由不合理; 4.开立业务与客户身份不相符; 5.有明显理由怀疑客户开立账户存在开卡倒卖或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情形。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撤离的情形: 一、外国公司被依法解散。 二、外国公司向我国主管机关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批准证书被撤销。 三、外国公司分支机构因违法经营被撤销。 四、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无故歇业。 五、外国公司自行撤销其分支机构。
-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撤离的情形有哪些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撤离的情形: 一、外国公司被依法解散。 二、外国公司向我国主管机关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批准证书被撤销。 三、外国公司分支机构因违法经营被撤销。 四、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无故歇业。 五、外国公司自行撤销其分支机构。
2020.03.22 139 -
法人分支机构民事责任有哪些
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法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赔偿损失、修理、重作、更换、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2021.03.30 229 -
第三方支付机构被追究刑事的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 一、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的。 二、超出核准业务范围或将业务外包的。 三、未按规定存放或使用客户备付金的。 四、未遵守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比例管理规定的。 五、无正当理由中断或终止支付业务的。 六、拒绝或阻碍相
2020.11.02 157
-
从事网络支付业务有哪些情形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如何处罚?
支付机构从事网络支付业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
2022-04-01 15,340 -
从事网络支付业务有哪些情形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如何处罚
支付机构从事网络支付业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
2022-03-22 15,340 -
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有哪些?
支付机构应当加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接受行业自律组织管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网络支付业务行业自律规范,建立自律审查机制,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后组织实施。自律规范应包括支付机构与客户签订协议
2022-09-16 15,340 -
从事网络支付业务有哪些情形的,依法进行处理
支付机构从事网络支付业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理:(一)未按规定建立客户实名制管理、支付账户开立与17使用、差错争议和纠纷投
2022-04-10 15,340
-
01:19
刑法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刑法从重处罚的情形是非常多的,缉毒人员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组织包庇他人涉及走私、贩毒、制造毒品、向未成年售卖毒品等行为,会被从重处罚的;国家工作人员领导他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从重处罚;刑讯逼供或者使用不正当手法逼迫他人提供违背事实的证据
3,585 2022.04.15 -
01:04
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支付方式是什么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支付方式是:外国投资者来源于中国境内举办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因清算、股权转让、先行回收投资、减资等所得的财产。外国投资者收购国有企业或含国有股权的公司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或资产。外国投资者收购国有企业的债权人的债权。企业改制:如果
865 2022.04.17 -
01:51
网络造谣怎么处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互联网发布造谣言论的,根据情节轻重不同,需要接受处罚不同。如果行为人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需要接受行政处罚:行为人可能会被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同时可能会被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行为人在不构成犯罪的前
3,10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