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未遂是如何认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未遂之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侮辱罪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表现为行为人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虽然侮辱、诽谤行为也可以采取出版作品等文字方式,但还可以采取口头、动作等方式。而本罪只能表现为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认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以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侵犯的客体;客观上表现是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行为;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本罪主观上为故意的。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四、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
-
关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认定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认定: 1、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
2020.11.20 119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既遂如何量刑
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但是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的:非法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造成其他。
2021.10.13 273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认定是怎样的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 3、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本罪主观上
2020.07.15 98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如何定罪的
根据《刑法》第251条的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一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权,手段恶劣,造成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造成骚乱,示威游行或社
2021-10-10 15,340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定性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犯、手段恶劣、引起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造成骚乱、
2022-08-09 15,340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如何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千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强制少数民族改变
2021-10-02 15,340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如何量刑
一、“情节严重”是构成本罪的前提,它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的情形,一般是已引起民族纠纷的,这里提到的“强制手段”,可以是暴力,也可以是非暴力的(如精神上的胁迫)。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主要
2022-08-09 15,340
-
01:35
少数民族结婚年龄怎么规定的目前从我国各地现行的各种补充规定或者变通规则来看,关于少数民族结婚年龄, 各自治或者地方均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与此同时, 各自治或者地方的有关规定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也略有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在补充规
1,629 2022.04.17 -
01:07
犯重婚罪是如何认定的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下面四个要件,就构成了重婚罪: 第一,犯罪嫌疑人属于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具体包括两类:一是明知道他人有配有,虽然自己未婚,仍然与他人结婚的;二是自己已经结婚并且没有离婚,却仍然与他人再次结婚的
9,312 2022.04.15 -
01:15
诈骗犯罪数额的认定诈骗犯罪的数额认定分为三个标准,分别是数额较大标准、数额巨大标准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其中,诈骗犯罪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是3千元至1万元以上;诈骗犯罪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是3万元至10万元以上;诈
2,39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