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罪涉嫌哪些行为构成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叛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 三、主要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四.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叛逃会造成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并希望或放任其发生。
《刑法》第一百零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构成脱逃罪的犯罪条件是: 1、犯罪主体限于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2、主观方面是由直接故意构成的; 3、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表现为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的行为。
洗钱罪情节严重的情形如下: 1、洗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2、多次实施洗钱活动的; 3、个人以洗钱为业或者单位以洗钱为主要业务的;等等。洗钱罪的违法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方面的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为犯罪违法所得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为利益而故意为之,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
嫖娼行为会涉嫌哪些构成犯罪?
以下嫖娼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一)嫖娼的是幼女(不满14周岁)而且明知——涉嫌强奸罪。 (二)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涉嫌故意传播性病罪。
2020.04.25 454 -
叛逃罪由哪些构成?
叛逃罪由下列要件构成: 1、主体要件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是国家安全; 4、客观要件即行为人在履行公务期间,撤离岗位,叛逃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2020.04.21 109 -
行为人涉嫌哪些情形的构成包庇罪
行为人涉嫌以下情形的构成包庇罪: 1、行为人明知罪犯的犯罪行为,却仍然故意为罪犯提供隐藏的地方; 2、行为人故意为犯罪分子提供财物的; 3、行为人以其他方式帮助罪犯逃跑; 4、行为人欺诈证明包庇罪犯。 法律规定,包庇罪是指知道自己是犯罪的人
2021.11.19 521
-
哪些行为表现涉嫌构成刑讯逼供罪
刑讯逼供罪的行为表现: (1)出于泄愤报复的个人动机而进行刑讯逼供的; (2)多次对多人进行刑讯逼供,屡教不改造成恶劣影响的; (3)刑讯逼供手段残忍,造成恶劣影响的; (4)刑讯逼供造成冤假错案的;
2022-06-01 15,340 -
构成叛逃罪有哪些条件?
叛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 三、主要要件:本罪主体
2021-10-31 15,340 -
军人叛逃罪,有哪些严重的罪行,构成具
军人叛逃罪构成要件: (1)主要要素:主体为军人; (2)主观要素:主观故意; (3)对象要素:侵权对象为国家军事利益和国(边)境秩序; (4)客观要求:客观上是在履行公务期间拉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叛
2021-12-23 15,340 -
叛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呢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首先,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
2021-06-14 15,340
-
01:07
涉嫌构成遗弃罪判几年
遗弃罪是指,肩负着扶养义务的行为人,拒绝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是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并且情节恶劣的行为。涉嫌构成遗弃罪的判刑标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遗弃罪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
507 2022.11.21 -
00:58
哪些行为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
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只要实施了拐骗、绑架、收卖、贩卖、接送或者中转妇女、儿童中的任何一种行为,即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具体如下: 1、拐骗,是指行为人以利诱、欺骗等非暴力手段使妇女、儿童脱离家庭或监护人并为自己所控制的行为; 2、绑架,是指
1,224 2022.06.30 -
00:54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
6,81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