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顶替上大学侵犯了国家的那些权利?

顶替上大学侵犯了国家的那些权利?

2023-09-21 10:3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内蒙古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9-21回复

专业分析: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冒名顶替上大学,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受教育权等很多合法权益。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冒名顶替上大学,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受教育权等很多合法权益。

律师普法更多>>
  • 大学加入冒名顶替会侵犯学生的权利吗
    大学加入冒名顶替会侵犯学生的权利吗

    侵犯的是本人的姓名权。对越过考试,更直接、更严重的冒名顶替上大学,法律并无相应罪名。但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表面上是窃取了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在法律层面上,现在虽然没有顶替身份罪,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则涉嫌伪造国

    2021.04.09 286
  • 顶替上大学触犯了什么法律
    顶替上大学触犯了什么法律

    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2020.01.26 480
  • 冒名顶替侵犯了公民哪些权利
    冒名顶替侵犯了公民哪些权利

    冒名顶替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侵犯姓名权主要表现如下: 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2、盗用他人姓名。 3、冒用他人姓名。 权利人发现有人侵害其姓名权的,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给予抚慰金等。

    2020.06.06 365
专业问答更多>>
  • 冒名顶替上大学侵犯了哪些权利

    冒名顶替上大学,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受教育权等很多合法权益。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8-07 15,340
  • 冒名顶替酒驾侵犯哪些权利

    1、首先看酒驾的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如果是,那么酒驾的人按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处罚;顶包这个人就涉嫌包庇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如果仅仅是酒后驾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则不构成犯罪。

    2022-11-07 15,340
  • 冒名顶替学生上大学属于犯罪吗?

    根据法律规定,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涉嫌构成伪造、编造、出售居民身份证罪。法定量刑规定,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1-12-23 15,340
  • 冒名顶替上大学是不是犯罪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行为,表面上是盗取姓名,实际上是盗取他人身份的名称,其危害并不局限于姓名,而是整个身份信息。因此,在刑法中,虽然没有替代身份罪(台湾刑法有替代罪,是为替代罪),但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

    2021-12-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搜身侵犯了什么权利 01:05
    搜身侵犯了什么权利

    搜身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公民的人身权、人格权受宪法及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人身权(人格权与身体权或身份权)是指与人身相联系或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亦称人身非财产权。我国宪法经过了四次修正,第三十七条中“禁止非

    8,048 2022.04.15
  • 搜身属于侵犯学生什么权利 00:58
    搜身属于侵犯学生什么权利

    搜身属于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除非因为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对嫌疑人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人身权利主要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自由

    10,098 2022.05.11
  •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00:55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替人顶罪构成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帮助其逃避刑事追究,故意顶替犯罪的人欺骗司法机关的,构成包庇罪。这里的“明知”,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被窝藏、包庇的犯罪人的情况,以及行为人和犯罪人的供述等

    3,683 2022.05.11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