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用人单位因员工旷工而停发工资的做法,应该如何应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若您发现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规定,若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将依法处理此问题。 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进行调查,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时可延长30个工作日。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提到,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以及考勤记录等凭证。其中,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依法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专业劳动纠纷律师表示,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克扣劳动者工资;3、拖欠支付劳动者工资;4、不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在这些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1、通过劳动监察主张赔偿金;2、通过劳动争议仲裁主张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下定决心索要工资。虽然被拖欠工资,但是很多劳动者害怕去索要工资,怕用人单位找劳动部门的社会关系、找法律人士一起对付劳动者,最后让劳动者耗费时间、精力、金钱还拿不到工资。这种担心都是完全不必要的。是用人单位拖欠我们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去索要应该是理直气壮的。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尽管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只要下定了决心,工资就等于要回了大半。第 二、确定索要工资的时间。是在工作的时间索要,还是在离开用人单位之后索要。在工作的时候索要工资是最有利的,能够节省劳动者的维权时间,还可以给用人单位时刻施加压力。但是有些劳动者想多在用人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多赚些钱或者出于其他原因,不想在工作的时候索要工资,没有关系,只要在离开用人单位60天内提起劳动仲裁就可以了。第 三、收集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数额的证据。劳动关系证明:这个证据相对简单,签定合同的提交合同就可以证明劳动关系存在;没有劳动合同的,用工作服、工作证、考勤卡、工资卡、社保卡、同事证明等多种方式都可以证明。工资数额证明: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提层、奖金、交通费、通讯费各种津贴等。工资卡、工资条、纳税证明等都能证明工资数额。工资以现金形式发放的,可以只提出数额,要求公司依照举证责任倒置的证明义务自己说出实际发放多少工资。当然劳动者最好能证明发放工资的全部金额以及包含的项目。因为有些公司会分几次发放工资,签字收到工资也会在不同的帐目上面,劳动者会出现无法证明自己实际工资的被动情况。第 四、选择索要工资的方式。劳动者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可以索要工资。去劳动监察部门(或监察大队)投诉要求处理;直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支付工资并赔偿经济损失;到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去投诉,比如学校的主管部门是教育局也可以出面处理一下;要求工会处理。选择仲裁的可能还要到法院继续打官司。第 五、勇敢面对碰到的困难。实际索要工资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用人单位恐吓,劳动部门办事不利等情况。碰到这些困难不要怕,生命安全不受威胁就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不用担心要不到工资,只要用人单位没有破产倒闭,工资肯定能够要回来。当然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要赔偿经济损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第 六、索要工资时间安排上。一般来说,到劳动部门包括仲裁,到法院的时间,前后5个工作日是足够的。妥善安排就可以。第 七、可以委托亲戚、朋友、法律人士帮助索要工资。出具委托书就可以让他人替自己索要工资。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工资,劳动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单方降低工资实际上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违约的行为。如果造成劳动者工资损失的,应当支付克扣工资数目的25%的经济补偿金。
-
用人单位以旷工离职停发工资该怎样办
1、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3、
2024.05.04 8 -
用人单位随意降低工资如何应对
用人单位随意降低工资应对方法如下: 1、劳动者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2、或者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扣减工资的正当理由如下: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及公积金;
2022.12.17 23 -
-
单位对降职降薪的员工应该如何应对
劳动者应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共同寻求合适解决途径。在此过程中,劳动者享有合法权益,有权要求用人单位重新接纳其返回原岗位,继续从事原有工作任务。若因用人单位违规操作导致调岗降薪给劳动者带来经济损
2024-11-17 15,340 -
用人单位对员工不发工资如何处理
1、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向法院依法申请支付令,或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
2022-11-10 15,340 -
员工遭受用人单位无理裁员时应该如何应对?
如果用人单位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解雇员工,这实际上是一种违反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有权依据法律规定获得其遭受的违法行为所造成的两倍经济补偿金的违约赔偿金
2024-11-07 15,340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旷工应该如何处理
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能完成岗位职责任务,或者不能达到工作标准的; (二)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个工作日,或
2022-07-31 15,340
-
00:52
员工工伤期间工资如何发放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一般会让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发放,并且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伤治疗期间工资的支付周期通常是按月支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伤导致的停工留薪待遇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即使有特殊情况允许延长,最多也只能再延长12个月。
3,430 2022.04.17 -
01:39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工伤是指,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因此,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有权享受,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了关于工伤待遇的争议,这时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这类纠纷可以按照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来处理。换句话
25,563 2022.04.15 -
00:49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员工该怎么办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是违反劳动法律相关规定的,此时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请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公司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员工也可以向公司主张支付赔偿金。公司不肯支付赔偿金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2,74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