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申诉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申诉期限有多长?人民法院在刑罚执行后两年内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提出申诉的,应当受理。申诉超过两年的,有下列情形的,也应当受理。第一,可以向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第二,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三,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不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五十八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 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刑事上诉期限的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期限法律怎样规定的呢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期限法律的规定是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2020.02.10 111 -
刑法追诉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具体是: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等。
2020.07.23 128 -
刑事申诉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以后到刑罚执行完毕之后两年内,可以提出申诉,超过2年提出申诉,没有特殊情形的,人民法院不会受理。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的,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020.07.26 107
-
刑事案件申诉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刑事案件申诉期限规定如下: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
2022-08-23 15,340 -
刑事追诉期限的法律规定
刑法追诉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2022-05-26 15,340 -
刑事诉讼法期限规定是怎样
刑事诉讼法期限规定是刑事拘留期限最长期限37日(提请批捕最长时限30日;批捕的时限7日,期限届满如不批准逮捕就要放人。
2022-06-25 15,340 -
刑事追诉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
2022-05-18 15,340
-
00:54
刑事拘留期限规定
刑事拘留的期限规定,主要依据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一般刑事拘留的期限是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刑事拘留的期限最高达到37日。因此,我国刑事拘留的期限范围为3日到37日。具体来说,刑事拘
1,538 2022.04.17 -
00:55
欠款诉讼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欠款诉讼期限的具体规定,可以概括为下面几点: 第一,欠款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起算点各不一样; 第二,如果欠条上载明了还款日期,诉讼时效从还款日期届满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第三,如果欠条上没有载明还款日期,债权人可以随时向债务人主张债务;如果
1,736 2022.05.11 -
00:59
地邻种树,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地邻种树,法律的规定如下:距离没有规定,但是如果确定邻居栽树行为已经给自己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不动产,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不动
7,32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