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销后应当如何申请债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司已经注销的,债权人要申请权利,需根据以下情形处理: 1、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未经依法清算而是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的,债权人有权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如果公司按照正常程序向法院申请破产,但是债权人在规定时间没有申报债权的,则不能再主张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十九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 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未经依法清算而是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的,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企业注销后债权人要申请债权的,债权人应当是在注销前,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公司因为法定原因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企业经法定程序清算注销后一般无法申请债权,债权人未按期申报债权,造成债权无法实现的,债权消灭,不能主张。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向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等人主张债权。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可向股东或者第三人主张债权。
-
企业申请注销债权可以申报
可以。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
2020.11.23 435 -
企业注销后如何主张债权
企业只有在清算程序之后才会注销,如果该企业还有债务未清偿,股东仍然以虚假清算报告注销公司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将会使股东对公司所负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022.08.09 189 -
企业注销后债权如何清收?
企业未依法清算就注销的,债权人可以向公司股东、董事、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主张债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解散应当在依法清算完毕后,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
2020.05.13 134
-
企业注销后该怎么申请债权
公司已经注销的,债权人要申请权利,需根据以下情形处理: 1、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未经依法清算而是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
2023-07-29 15,340 -
企业注销后债权应该要如何处理
企业注销后,债权人未能实现债权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1)、企业经法定程序清算后注销的,债权人未按期申报债权,造成债权无法实现的,债权消灭,不能再主张; (2)、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
2022-11-16 15,340 -
企业注销后的债权应当怎样转让
企业注销后,债权的转让方式: 公司的清算组人员可以依法与第三人订立书面的转让协议,并在取得各债权人的同意、通知各债务人转让事宜的情况下,依法办理债权债务的转让交接手续。
2023-07-16 15,340 -
企业如何注销债权
公司依法定程序进行注销,要成立清算组进行公告清理债权债务,如果经公告,在45天内,债权人没有申请债权视为自动放弃。如果没有公告,没有进行清算,由股东来承担法律责任。可以查工商档案,档案中应该有该单位债
2022-11-07 15,340
-
01:07
如何注销企业
注销公司一般有以下的六个步骤,具体如下: 1、成立清算组; 2、通知并公告债权人; 3、清理公司财产; 4、制定清算方案,报股东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5、清偿债务,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剩余财产; 6、依法办理注销登记。 公司申请注销登记,
2,707 2022.04.17 -
01:00
企业要注销债权债务怎么办
公司在注销前应当依法组织清算,对公司债权债务进行处理。清算是注销登记前的必经程序,但是现实中存在股东、董事、实际控制人等人,为了不偿还公司债务,恶意转移公司财产,之后制作虚假的清算报告注销法人的情形。为了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法规定了公
1,251 2022.05.11 -
01:21
私营企业如何申请破产
如果企业法人无法把到期的债务进行偿还,并且资产不能够把全部的债务还清,或者明显不具清偿能力的,则依照规定清理债务。 破产申请可以由债务人、债权人或清算人,当中任何一人提出。 由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的,法院要从收到破产申请的当天起,十五天内裁定
1,45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