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法院开始审理后还能撤诉吗,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法院开始审理后还能撤诉吗,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2023-08-18 00:2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8-18回复

专业分析:

法院开始庭审后不想离婚了的,可以撤诉。原告在法院判决前都是可以撤诉的,撤诉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都可以。所谓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法院开始庭审后不想离婚了的,可以撤诉。原告在法院判决前都是可以撤诉的,撤诉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都可以。所谓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法院开始庭审后不想离婚了的,可以撤诉。原告在法院判决前都是可以撤诉的,撤诉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都可以。所谓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二审撤回上诉有哪些法律后果
    二审撤回上诉有哪些法律后果

    二审撤回上诉的后果如下: (1)申请撤诉的行为是原告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撤诉后原被告双方的权利义务恢复到起诉前的状态; (2)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诉后,诉讼程序终结; (3)诉讼费由原告自己负担,一般法院会减半收取。 起诉需要提

    2022.12.06 989
  • 开庭审理后还能撤诉吗
    开庭审理后还能撤诉吗

    开庭后可以撤诉,然后还能继续上诉。

    2020.09.23 339
  • 哪些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可做遗产管理?
    哪些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可做遗产管理?

    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人为遗产管理人;没有遗嘱执行人的,由继承人推选遗产管理人; 未推选的,由继承人共同担任遗产管理人;无人继承遗产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

    2021.01.13 95
专业问答更多>>
  • 法院开始审理后还能撤诉吗?

    法院开始庭审后不想离婚了的,可以撤诉。原告在法院判决前都是可以撤诉的,撤诉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都可以。所谓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2023-08-06 15,340
  • 法院开庭审理后会撤诉吗

    法院开始庭审后不想离婚了的,可以撤诉。原告在法院判决前都是可以撤诉的,撤诉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都可以。所谓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2023-08-10 15,340
  • 法院撤诉律师费会退吗?,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如果约定了可退费的情况,可以按照约定来办理。由于原告(委托人)自身原因,造成诉讼不能的,责任应由原告自行承担,律师代理费不予退还;由于律师工作原因造成诉讼不能的,律师应该退换代理费用,情节严重的,还要

    2023-08-11 15,340
  • 法院撤诉裁定后还能再次上诉吗

    可以的,原告撤诉或者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法院应予受理。当事人申请撤诉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

    2021-03-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两审终审后还能上诉吗 00:51
    两审终审后还能上诉吗

    两审终审后,不能上诉。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法律文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当事人就不可以再提起上诉,因为上诉针对的是未法律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873 2022.05.11
  • 夫妻共同债务法律上规定的有哪些 02:30
    夫妻共同债务法律上规定的有哪些

    什么是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是,是为了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叫共同债务。这里边可以细分成两类,一个是满足生活需要的,一类是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生活需要的,比如说我们婚内要买套房还差20万,这个向第三方借款 这个债务就叫夫妻共同

    1,440 2022.04.15
  •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 01:02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实际出资人即隐名股东可以与名义出资人签订代持股协议,且该协议合法有效,除非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出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隐名股东想要得到公司的承认需征得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东同意。除此之外,名义股东与实际

    1,45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