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二级伤残,职工应获哪些补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XX职工因工伤致劳动能力丧失的,除了可获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以外,用人单位还应按月向其发放其月工资85%的伤残津贴,待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后,伤残津贴停发,但应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XX《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XX(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XX(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XX(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XX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九级伤残的赔偿是: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
工伤十级,离职时应得到哪些补偿
十级工伤的劳动者在离职时应得到下列补助: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数额按各地的标准来确定等。
2020.01.05 141 -
工伤十级,离职时应得到哪些补偿
工伤十级,离职时应得到以下补偿: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而离职的,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其他。
2020.06.15 145 -
工伤二级伤残赔偿标准有哪些
职工因公致残被认定为1-4级残疾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二)按月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伤残津贴;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止发放残疾津贴,享受基
2022.04.16 373
-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二级伤残应该获得哪些待遇?
二级工伤赔偿项目如下: 一、工伤医疗费用 工伤医疗费用:治疗工伤所需费用享受因工医疗待遇,这些费用一般包括住院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等,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
2022-04-23 15,340 -
职工工伤致一级伤残能获得哪些待遇,工伤怎么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
2022-04-15 15,340 -
工伤九级伤残应该获得哪些赔偿
工伤九级的赔偿标准: 1、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9个月本人工资; 2、本人提出解除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按照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2022-06-25 15,340 -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可以获得哪些赔偿
怎么计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经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
2022-04-09 15,340
-
01:13
工伤事故致残有哪些赔偿
目前我国规定的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等。在个案中,因为具体情况不同,所以赔偿金也不同,一
742 2022.05.13 -
01:14
工伤十级伤残能得到哪些赔偿
工伤十级伤残,劳动者可以得到以下的赔偿:首先,劳动者可以得到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伤残等级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来说,被认定为十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以得到相当于七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其次,劳动者还可以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3,333 2022.04.15 -
01:02
二级伤残赔偿几十万
二级伤残赔偿几十万,法律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具体赔偿项目如下:医疗费、营养费、后续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鉴定费、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二级伤残的情况都比较严重,通常需要终生以来他人护理,
1,84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