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庭审中如何组织对逾期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在某民间借贷纠纷的庭审过程中,原告为证明《借条》记载的“出借人”系自己的曾用名,补充出示结婚证和第一代身份证复印件。该二份证据材料系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庭审时应当如何处理笔者旁听过许多民事诉讼的庭审,主审法官组织对该类证据的质证,出现过三种方式:一、直接告知提交该证据材料的当事人该材料系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法庭不组织质证;二、提交该证据材料的当事人出示该证据材料并陈述完所欲证明的事实后,主审法官直接请另一方当事人质证;三、提交该证据材料的当事人出示该证据材料并陈述完所欲证明的事实后,主审法官当庭释明前述司法解释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然后询问另一方当事人是否同意质证。如果另一方当事人同意质证,即继续质证,如果不同意质证,则当庭告知出示该证据材料的当事人法庭不组织对该证据材料的质证。笔者认为,第一、二种方式不妥:第一种剥夺了出示该证据材料一方当事人的举证权利;第二种剥夺了另一方当事人不予质证的权利,并且增加其败诉的风险。第三种方法较为妥当,既符合“立法原意”,又公平合理地兼顾了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权利。【作者简介】胡波,云南省鲁甸县人民法院任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诉讼中对证据质疑的方式有有无证据能力;有无证明力;证明力的大小。证据证明力的大小,主要通过比较每个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来确认。
-
行政诉讼审理中如何进行质证
1、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 2、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出示,
2020.08.13 128 -
行政诉讼中如何对证据质疑
行政诉讼中应对证据质疑: 1、看定案依据的证据是否具有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 2、看与案件有因果联系和条件联系; 3、看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
2020.01.29 195 -
行政诉讼中证据如何提交
行政诉讼中,原告需要提交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起诉被告不作为的事实材料、行政赔偿中损害事实的证据材料。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
2020.02.10 155
-
行政诉讼中,如何对证据进行质疑
一、是否有证据能力。证据能力又称证据资格或可采性。它是指证据作为定案依据时的性质。根据法律规定和原则,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必须具有相关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即所谓的证据三性。证据的相关性,又称相关性,是指
2021-10-29 15,340 -
民事诉讼中提交证据的期限如何规定
民事诉讼中,提交证据的期限有明确规定,其中简易程序为15天以下,普通程序为15天以上,二审程序案件10天以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
2022-10-06 15,340 -
二审行政诉讼中如何进行质证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审判质证。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开庭时不得公开质证。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
2021-11-15 15,340 -
民事诉讼中法院对证据的质证如何处理,法院对证据质证是如何规定的
只有经过质证的证据才能作为人民法院裁判扶养、收养纠纷案件的依据。所谓质证是指在法庭上当事人就所提出的证据进行辨认和质对,以确定其证明力的活动。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证据规定》的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
2022-02-15 15,340
-
01:14
如何对房产进行公证办理房产公证的程序如下: 1、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具体需要准备的材料可以提前向当地的公证机关咨询; 2、申请人依法前往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申请办理公证,填写申请表。对房产公证管辖的具体分析如下: (1)涉及不动产的公证事项,由不动产所在地的
839 2023.01.04 -
01:32
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什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证据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在提出自己的主张时,有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的责任。如果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及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到实际发生的证据,或者人民法
2,222 2022.04.15 -
00:55
民事案件开庭后补充证据期限民事案件开庭后补充证据期限,不少于30天的期限。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要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要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
2,87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