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构成犯罪吗民事赔偿范围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然后做法医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决定打人者的法律责任。 一、如果鉴定是轻微伤,公安机关对打人者进行治安处罚,并承担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 二、如果鉴定结果是轻伤,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若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不管是公诉还是自诉,都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疗等费用。民事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大家民事赔偿范围的规定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5、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6、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7、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8、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
刑事案件民事赔偿范围是什么
刑事赔偿可以分为两类: 1、侵犯人身权的刑事赔偿; 2、侵犯财产权的刑事赔偿。侵犯人身权的赔偿包含:无罪羁押赔偿,又称冤狱赔偿或错案赔偿,有错拘、错捕、错判三种情况。侵犯财产权的赔偿范围一般是: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
2020.10.30 163 -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仅限于物质损失,不赔偿精神抚慰金等非物质损失。赔偿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医疗费、后期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住宿费、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死亡赔偿、残疾赔偿和精神慰藉不视为
2022.04.14 970 -
打架民事赔偿有哪些范围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的标准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
2021.04.07 112
-
什么是民事赔偿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以上就是关于两人打架斗殴派出所怎么处理的相
2021-05-08 15,340 -
打人构成犯罪吗
打人是否构成犯罪,取决于受伤程度、打人目的等具体情况。一般来说,轻微伤的,给予治安拘留罚款,轻伤以上,追究刑事责任。《治安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2021-11-30 15,340 -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共同犯罪的范围是什么?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其组成要素是:1。共同犯罪者的行为与共同犯罪目标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的整体犯罪活动;2。共同犯罪者的行为与犯罪结果构成因果关系;3。共同犯罪者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2021-12-22 15,340 -
私闯民宅打人构成犯罪
私闯民宅并且打人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也可能构成寻循滋事罪,故意伤害犯罪。可以到公安机关报警要求立案。根据《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住房不受侵害。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犯公民住宅,即公民
2021-10-02 15,340
-
01:05
打人能构成犯罪吗打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根据侵害人打人手段、目的、受害人的受伤情况等来判定,一般而言,打人致使人轻微受伤,不构成犯罪,侵害人仅需承担行政拘留和罚款的责任,但造成受害人轻伤以上的,则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
1,448 2022.04.17 -
00:55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替人顶罪构成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帮助其逃避刑事追究,故意顶替犯罪的人欺骗司法机关的,构成包庇罪。这里的“明知”,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被窝藏、包庇的犯罪人的情况,以及行为人和犯罪人的供述等
3,679 2022.05.11 -
01:18
投毒构成什么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投毒可能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这种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犯罪分子国家对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会公众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财产安全。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4,20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