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月薪水是基本薪水还是每月发到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正常情况下薪水都是从一个月的一号开始算,到月底结束。简单举个例子,如果公司是七号发薪水,那么结算的就是上个月一号到月末的薪水。劳动保障部于2008年1月10日公布了《关于工人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薪水折算问题的通知》,在这个通知中提发生“规则工作日”和“规则计薪日”两个概念。“规则工作日”主要用于加班时间的计量,一些组织不能实行“准则工时规则”(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但他们的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准则工作时间基本相同,超出“规则工作日”限定的工作小时数即为加班。因此,“规则工作日”这一概念是判断加班的一个重要依据。规则工作日的计量扣除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具体计量方法为: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为2年52周的周末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时“规则计薪日”即用于日薪水的计量的月计薪天数,在薪水发放的时候与许多考勤事项相关,如扣除事假、病假薪水,加班费计量,工作不够一个月时的薪水计量等等,都与“规则计薪日”及日薪水数相关。月计薪天数、日薪水、小时薪水的折算方法为: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日薪水:月薪水收入÷月计薪天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是月薪除以21.75(如果当月有法定节假日,需要扣除对应得天数),离职当月的工资按照实际出勤乘以折算工资执行。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
-
月休是带薪还是无薪
根据相关规定,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其中累计工作满一年不到十年的年休假五天已满十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十天。
2020.11.18 1,023 -
月休4天是带薪还是不带薪
休息日是不带薪的,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四天假期属于正常的工休,虽然用人单位也会发放工资,但是不能归类为带薪休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休息日和节假日加班费。这样,劳动者每月享受的加班费,就要看每个
2020.05.20 2,361
-
基薪薪水包含五金吗。基薪薪水与基本薪水有什么差别。
薪级薪水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职位薪水()是指以职位权利、职责、劳动强度、劳动要求、劳动技能、重要性(对产品关键度、质、量)、安全系数等评价要素确定的职位系数为支付薪水报酬的根据,薪水多少
2022-06-22 15,340 -
长春市最低薪水是指应发薪水还是实发薪水
是应发薪水。计入最低薪水准则的事项包括国家限定列入薪水总额的计时薪水、计件薪水、绩效薪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薪水等和按限定应由劳动者个人交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不包括按限定应由用
2022-07-05 15,340 -
在公司干了两个多月去职,合同上标注每月20号发放薪水,但3月份薪水到今天还没发放,要怎样办?
1.薪水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没理由拖延劳动者的薪水。你已经去职,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单位应该及时支付薪水,否则违法。 2.如果劳动局电话打不通,能够亲自去劳动局,也能够直
2022-07-06 15,340 -
劳动法限定:加班薪水包括本月已发薪水吗?
单位的做法肯定违法了,按限定薪水要按月支付的,你能够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投诉。原劳动部的《薪水支付暂行限定》有详细限定:《薪水支付暂行限定》第七条薪水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商定的日子支付。如遇节假
2022-06-22 15,340
-
01:12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几个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例如伤情严重或其他特殊情况,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申请延长的,需要经过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确认,而不能由员工与单位协商延长。也就是说,停工留薪的最长时间是2
33,263 2022.04.15 -
01:00
月薪3千能拿到孩子抚养权吗夫妻二人离婚时,其中一方月薪3千元是否能取得子女的抚养权,首先要看夫妻二人是协议取得子女抚养权,还是诉讼取得子女抚养权:1、如果是协议取得子女抚养权,夫妻二人可以通过协商,以真实意思表示选择适宜抚养子女的一方,将子女交由该方抚养。此时,如果
1,674 2022.04.15 -
00:53
停职留薪期间一般不超过几个月停薪留职一般不超过二十四个月。停薪留职期间,劳动者不可以升职,不可以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由于病、残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按照退职办法处理。从事非法活动,符合《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的开除条件的,原单位可以按开除处理。《工伤
3,84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