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土地都不是自己的,政府凭什么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房产税该收。多占房多交税,这是应该的。有地产商手里压着很多房就是不卖,等着涨价多赚。有炒房的,也在手里压些空房等着涨价赚钱。这样的情况就加剧了房价上涨。有了房产税,这些空房一直压在手里就不划算了,压的越久越不划算。所以会有更多的空房进入市场,房价的离谱涨法也会有所缓解。这个房产税,是国家从老百姓手里收上去的。钱多房多的就交得多。钱少房少的就交的少。可以说,从房市上看,是均富贵的。但是接下来有个问题,就是收上去的房产税的去向。所以,房产税该收,但房产税的用途应该公开。让老百姓能够明白这钱用在了什么地方。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官。国家收上去的房产税,属于公产。公产公开,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不单是房产税,各种公产都应该公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政府在土地征收中的义务有: 1、征地前确认义务; 2、保障被征地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对拟征地异议申请听证的义务; 3、保障被征地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对征地批复结果知情的义务。
政府征收土地程序: 1、拟定征收方案并逐级上报批准; 2、发布征地公告,公告征地范围、期限等; 3、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4、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5、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6、土地交付。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
政府在土地征收中有哪些义务
政府在土地征收中的义务有: 1,征地前确认义务, 2,保障被征地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对拟征地异议申请听证的义务 3,保障被征地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对征地批复结果知情的义务
2020.07.29 142 -
政府收储土地是什么意思
政府收储土地是指政府回收、征用土地进行储备。土地收储就是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简称。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由政府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收购、回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利用和存储后,以
2020.05.17 2,476 -
政府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依据是什么
政府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依据是《土地管理法》,它规定以下情形可收回土地使用权: 1、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或为公共利益需要,确需使用土地; 2、土地出让有偿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申请续期未获批准; 3、因单位撤销或迁移
2020.12.21 227
-
什么是政府的土地征收?
政府土地征收需要遵守提出征收请求→制定征收赔偿标准→审批→征收的程序。具体的征收流程如下: 1、发布征地公告 (1)发布机关:市县政府。 (2)发布范围: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 (3)公告内容
2022-06-01 15,340 -
在自家的土地上种了10亩,政府有没有权利在自己的国家上进行征收?
是否合法要看政府有无合法批文,可以到当地国土资源局咨询。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
2022-01-08 15,340 -
政府征收土地是不是都会有公告和国土赔偿公告?
是的。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收土地必须要有征地公告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公告。
2022-10-19 15,340 -
政府征收土地是不是都会有公告和国土赔偿公告呢
是的。这是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所必须要做的行为。
2022-10-19 15,340
-
01:17
国有出让土地政府提前征收怎么补偿
因为公共利益的原因,需要使用土地的,或者是为了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而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经过批准之后,就能对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收回,同时给予土地使用权人适当补偿。 土地使用者合法得到的土地使用权,在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前,国家
500 2021.04.25 -
01:29
政府征收土地赔偿标准
政府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为: 征收土地为集体土地时,按照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其中赔偿范围包括:1、土地补偿费,即对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2、青苗补偿费,即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
2,133 2021.04.25 -
01:31
政府强征土地怎么办
遭遇政府强制征地的解决办法有: 1、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当事人对于强征土地行为有异议的,或该协议签订过程中存在胁迫等手段,可以起诉撤销该协议、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 2、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方式解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
2,64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