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代通知金超过上限怎么处理?

代通知金超过上限怎么处理?

2023-11-29 15:3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重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1-29回复

专业分析:

代通知金超过上限后应该按照年平均工资支付。用人单位选择额外支付代通知金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代通知金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上一个月工资不能反映正常工资水平的,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确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当错过了上诉期限,我们可以向原审法院或上级法院提出申诉,申请再审。也可以申请检察院抗诉。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超速不扣分、不罚款处警告。但是要带上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到交警大队接受处理,处理就是在通知书上签名而已。如果不去处理,车子是无法年检的。处理需要资料: 1、记分人本人; 2、记分人驾驶证原件; 3、记分人身份证原件; 4、车辆行驶证原件。

律师普法更多>>
  • 补偿金上限代通知金的规定是什么
    补偿金上限代通知金的规定是什么

    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最高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劳动者存在非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上一个月工资支付代通知金。

    2020.10.12 282
  • 劳动法代发通知金有上限吗
    劳动法代发通知金有上限吗

    代通知金按照解除劳动合同时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代通知金的意思是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计算标准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确定,无法确定的按照平均工资确定。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的,支付代通知金。

    2020.08.29 102
  • 劳动者的代通知金有上限吗
    劳动者的代通知金有上限吗

    劳动者的代通知金有上限,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该提前一个月通知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提前一个月通知的,以给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替。

    2020.11.19 117
专业问答更多>>
  • 补偿金上限代通知金是怎么规定的

    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语,《劳动法》中没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代通知金是香港和台湾的说法,就是指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该提前一个月通知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提

    2023-03-06 15,340
  • 劳动法中代通知金有上限么

    劳动法中代通知金没有上限,一般以解除劳动合同时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用人单位未提前通知,应当支付代通知金的情形: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岗仍不能胜任工作;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工伤,医疗期满后不

    2023-09-03 15,340
  • 劳动法代通知金有上限吗?

    代通知金按照解除劳动合同时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代通知金的意思是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计算标准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确定,无法确定的按照平均工资确定。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未提前三十日以书

    2023-08-08 15,340
  • 代通知金上限应该是多少?

    “代通知金”按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劳

    2023-04-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超过上诉期提交上诉状法院怎么处理 01:04
    超过上诉期提交上诉状法院怎么处理

    超过上诉期提交上诉状的处理如下:当事人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仅表示上诉,既未递交上诉状,又未请求延期的;或者请求延期但未获人民法院准许而且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又未递交上诉状的;或者请求延期获准后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未递交上诉状的,原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

    5,984 2022.04.17
  • 借款利息超过本金法院怎么处理 01:02
    借款利息超过本金法院怎么处理

    借款利息超过本金要看该利息约定是否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

    3,734 2022.04.17
  • 欠钱超过四年怎么处理 00:55
    欠钱超过四年怎么处理

    欠钱超过四年,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几下四种: 1、协商: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 2、调解: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上级主管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参与下进行调解。如果双方能够调解解决,那么最好是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签订调解协议; 3、诉讼手段:就是向法院

    299 2023.07.10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