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财产主要适用于哪些对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在公安行政执法过程中,可以对非法财物予以收缴和对违法所得予以追缴。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公安机关对于非法财物无权收缴,只能予以扣押。但对于违法所得依然可以进行追缴。非法财物,即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等。而违法所得,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因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得的赃款、赃物和非法利益。 收缴、追缴都是公安机关对涉案财物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都不是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在办理其他行政案件中,可以依法没收违法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的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直接将“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作为行政处罚。消防法及其他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也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处罚规定。收缴、追缴和“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适用对象都是“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收缴、追缴和没收的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属于行政处罚,收缴、追缴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另,非法所得的概念只出现在涉税问题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适用没收财产的对象有:危害国家安全罪和经济犯罪及贪利性的犯罪。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没收财产的适用对象有危害国家安全罪和经济犯罪及贪利性的犯罪。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
没收财产有哪些适用对象
没收财产的适用对象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组织、强迫他人卖淫的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等。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既是对贪财图利的犯罪给以应有的惩罚,也是对他们继续进行犯罪活动的物质条件予以必要剥夺。
2020.04.17 95 -
有哪些对象适用没收财产
1.危害国家安全罪是适用没收财产刑的首要对象。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等。2.经济犯罪及贪利性的犯罪是没收财产刑的重要对象。包括情节严重的走私、伪造票证、伪造假币或运输假币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抢劫、贪污等侵犯财产
2020.10.26 144 -
没收财产有哪些适用对象?
根据规定,没收财产刑的适用对象包括: 1、危害国家安全罪 根据刑法第113条的规定,这些条文所处犯罪均可并处没收财产。之所以对危害国家安全罪均可并处没收财产刑,主要是因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最严重的一类犯罪,仅处主刑,不足以体现对它与普通犯罪中
2020.06.06 104
-
在刑法中没收财产主要适用于什么对象
没收财产主要适用于经济犯罪及贪利性的犯罪是没收财产刑的重要对象。本法分则规定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的这类犯罪如:情节严重的走私、伪造票证、伪造假币或运输假币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抢劫、贪污等侵犯财产
2022-08-05 15,340 -
没收财产主要适用于:
没收财产时,应注意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在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因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借入的正当债务,应当用犯罪人的财产归还。 没收财产作为一种财产刑,在我国主要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情节严重的破坏社会主义
2022-08-09 15,340 -
没收财产的适用对象具体是哪些
1、没收财产的适用对象: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以及经济犯罪及贪利性的犯罪的犯罪分子。没收财产是指剥夺犯罪人个人财产,无偿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对犯罪人适用没收财产,一方面是是从经济上剥夺他们赖以继续
2022-07-24 15,340 -
没收财产执行法规有哪些适用对象
没收财产的适用对象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组织强迫他人卖淫、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不仅是对贪财图利的犯罪的应有惩罚,也是对继续犯罪活动的物质条件的必要剥夺。
2021-11-23 15,340
-
01:19
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有哪些
从概念上理解,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具体而言,以下罪犯不能适用死刑: 1、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天不满1
1,402 2022.04.17 -
00:29
可以单独适用没收财产吗
理论上讲没收财产能独立适用,但是实践中很难单独适用。在我国刑法中刑罚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附加刑可以依法独立适用,没收财产属于附加刑。但刑法分则对单处没收财产没有一条规定,因此通常来说没收财产在实践中只能附加适用,不能独立适用。没收财产是将
1,408 2022.04.17 -
01:04
六类监察对象包括哪些
六类监察对象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法律、
10,2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