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了签的协议如何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遭遇欺骗签的协议,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经过审理后发现签订的协议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法院就会撤销协议或者宣布协议无效。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典法》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欺骗下签订的协议是无效的,被骗方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被骗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是应当自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被骗了签的协议,受骗的一方可向法院起诉,主张撤销该合同。因为被骗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我国法律给予受害人特殊的撤销权,对其权益予以保护。
-
被骗签了协议怎么办
被骗签订的协议是可撤销的,受欺诈方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事实后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
2021.01.13 110 -
被骗签了担保协议怎么办?
被骗签了担保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1.01.26 223 -
签的协议被骗怎么办
被骗了签的协议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根据我国现行《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因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欺诈而使受欺诈方产生错误认识与之签订合同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021.01.05 164
-
被骗签了协议如何办
1.合同被骗签字,可能构成合同法中的欺诈行为,甚至构成民事犯罪。 2.民法典规定了,合同无效和可以撤销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
2022-11-11 15,340 -
被骗签了协议该如何办
合同被骗签字,可能构成合同法中的欺诈行为。 一、如果是被诱骗所签订的合同,是属于可撤销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在签订合同时对方采用了诱骗方法,你的合同是可以申请撤销的。 二、根据《民法典》第147条-15
2022-10-15 15,340 -
被骗签了协议应该如何办
合同被骗签字,根据不同的情形可以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或者申请撤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
2022-10-18 15,340 -
被诈骗签了协议应该如何办理?
合同被骗签字,根据不同的情形可以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或者申请撤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
2022-11-29 15,340
-
01:08
被骗签了合同如何解除合同订立之后,一般来说都会直接发生法律效力。这时候,双方当事人就应当按照合同的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但是实践中存在一方欺诈的情况,要求被欺诈方继续履行合同,无疑违反了合同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公平原则。因此,民法典第148条以及第149条规定了
2,059 2022.04.17 -
01:35
光伏被骗签了合同如何解除光伏被骗签了合同的解除如下: 1、被骗签了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一经撤销自始无效; 2、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除合同。 可撤销合同的情形有:
31,510 2022.08.01 -
01:13
签合同被骗了怎么办签合同被骗了,可以向法院起诉。 一方采用欺诈、胁迫的手段,而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则合同无效。 如果一方采用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到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那么将按可撤销合同来处理。 合同在被认定为无效后,负有责任的一方,要依法承担
2,23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