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法的收养可以要求解除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合法的收养关系是能解除的。 (一)在被收养人成年前,收养人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达成协议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征得本人同意。 (二)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 (三)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四)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到民政部门办理登记。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向法院起诉。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协商确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子女被依法收养后,生父母只有在符合下列情况时,才能要求解除收养关系:首先,被收养的子女还未成年;养子女已经成年的,要解除收养关系只能由该养子女和养父母协议解除,或者向法院起诉解除,生父母无权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其次,如果养子女已满10周岁未满18周岁,那么要解除收养关系还需要该养子女的同意。再次,收养人有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权益的行为。最后,有以上情况,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应该和收养人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不能达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
不合法的收养怎么解除
不合法的收养的解除方法包括:双方进行协议解除。可以去民政局办理解除手续。也可以采用诉讼程序解除收养关系。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持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收养登记证和解除收养关系的书面协议,共同到被收养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
2021.03.06 133 -
不合法的收养如何解除
不合法的收养关系双方可以进行协议解除的。 不合法的收养的解除方法包括: 1、双方进行协议解除。 2、可以去民政局办理解除手续。 3、可以采用诉讼程序解除收养关系。 我国法律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
2021.01.27 119 -
要求合同不可以要求解除怎么办
合同签订后如果双方均未履行,可以协商解除该合同。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的是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也可以按照当事人的合同中约定的处理方式处理。当事人一方不履
2021.01.03 208
-
不合法的收养可否要求解除
不合法的收养关系是能解除的。 (一)在被收养人成年前,收养人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达成协议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征得本人同意。 (二)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
2022-11-12 15,340 -
不违法的收养可否要求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 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
2022-05-28 15,340 -
哪些要求可以解除收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六条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
2022-09-13 15,340 -
养父母可以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吗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
2022-03-17 15,340
-
00:58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在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转移财产、抽逃出资逃避债务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具有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中止履行后
1,536 2022.04.15 -
01:15
劳务合同解除可以要求赔偿吗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比如:因为员工的个人过失给公司
1,153 2022.04.17 -
00:48
收到传票后可以要求调解吗收到传票后可以要求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传票一般是指,法院的法律文书,向案件的当事人送达,告知当事人出庭的时间地点等内容。在开庭时,法院会询问双方是否接受调解,如果不接受调解,法院就会开始审理案件。所以传票送达后,仍
13,30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