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民事诉讼时效和仲裁时效的区别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劳动仲裁时效期间是自知道或应该知道诉由之日起,一年;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二年,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2、诉讼时效的目的就是督促当事人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体现效率。同时有助于收集相关证据,节约司法成本等等。而劳动仲裁时效规定为一年,为的是敦促劳动者就自己的权益尽快进行维权,而是企业对于不确定诉讼风险承担较短的等待期,以能够专心进行经营。而民事诉讼时效相对来说,是公民维护权益的最后的法律保证,因此要规定的长一点。 3、仲裁审限是45日,民诉审限一审时简易程序3个月,普通程序6个月。有特殊情况还可以延长;二审3个月。理由同第二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如果有中止的情形,可以依法从中止之日起重新计算时效。诉讼时效可以认为是15天,也就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的十五日之内起诉。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
劳动争议仲裁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话,适用仲裁时效,而不是诉讼时效。仲裁时效一般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提诉讼的时间为收到裁决书的15天之内。
2020.10.19 177 -
诉讼时效和仲裁时效区别
仲裁时效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针对的是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而诉讼时效主要是针对的是民事诉讼案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规定。
2021.03.21 296 -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
2020.07.01 231
-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劳动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异同:仲裁时效的性质虽与诉讼时效存在一致性,但由于在具体法律规定上略有不同,二者在适用上存在差异。相同处: (1)都是指权利不行使并达到一定期间而丧失法律保护的制度。 (2)都
2022-04-24 15,340 -
劳动争议劳动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劳动争议仲裁时效60日,是原《劳动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自2008年5月1日《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实施,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
2022-03-25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劳动争议仲裁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
2022-05-06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时效
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之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在这些情形下,一年时效期间发生中断,仲裁时效期间自劳动者主张权利、寻求救济、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
2022-04-21 15,340
-
00:51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如下: 1、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相对比较短的,原则上是一年之内提出仲裁的申请,这是一般时效; 2、特殊时效:欠薪加在职,时效不受限。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且纠纷又只限于拖欠劳动报酬,就属于欠薪加在职,那么劳动仲裁不受一年
3,633 2022.04.17 -
01:25
劳动争议仲裁与民商事仲裁的区别是什么劳动争议仲裁与民商事仲裁的区别有四点,分别是: 1、机构设置方面不同,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按行政区划分别在县、市和市辖区等设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特别机构; 2、
3,218 2022.10.08 -
01:20
劳动仲裁时效首先要明确一点,劳动仲裁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的时效有如下几种情况: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受
11,13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