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属于如实供述罪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怎样才算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呢? 首先,关于如实的标准:供述自己及与自己相关的犯罪事实。供述内容和犯罪人主观记忆相符。合理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即如实供述了案件事实,但对案件事实的定性,存在不同理解,有不同看法,进行辩解,仍属于如实供述。 其次,关于如实的范围: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外,还应包括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前科等情况。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等情况与真实情况有差别,但不影响定罪量刑的,应当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影响定罪量刑的,不能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最后,关于如实的程度:犯罪嫌疑人多次实施同种罪行的,应当综合考虑已交代的犯罪事实与未交代的犯罪事实的危害程度,决定是否认定为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如实交代的犯罪情节重于未交代的犯罪情节,或者如实交代的犯罪数额多于未交代的犯罪数额,一般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无法区分严重程度,或者已交代与未交代的犯罪数额相当,一般不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二条 犯罪嫌疑人多次实施同种罪行的,应当综合考虑已交代的犯罪事实与未交代的犯罪事实的危害程度,决定是否认定为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虽然投案后没有交代全部犯罪事实,但如实交代的犯罪情节重于未交代的犯罪情节,或者如实交代的犯罪数额多于未交代的犯罪数额,一般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无法区分已交代的与未交代的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或者已交代的犯罪数额与未交代的犯罪数额相当,一般不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什么是如实供述罪行呢
如实供述罪行的法律涵义是: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
2020.09.12 101 -
什么是如实供述罪?
首先,关于如实的标准:供述自己及与自己相关的犯罪事实。供述内容和犯罪人主观记忆相符。合理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即如实供述了案件事实,但对案件事实的定性,存在不同理解,有不同看法,进行辩解,仍属于如实供述。 其次,关于如实的范围:除供述自己的主
2020.08.12 167 -
如何供述罪行才属于自首
供述罪行属于自首的情形: 1、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 2、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否则不予认定自首,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
2020.08.16 137
-
属于如实供述罪?
如何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第一,关于真实的标准:供述与自己有关的犯罪事实。供述内容与犯罪分子的主观记忆一致。合理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也就是说,如实供述案件事实,但是对案件事实的定性,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
2021-11-25 15,340 -
什么算如实供述罪行
怎样才算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呢? 首先,关于如实的标准:供述自己及与自己相关的犯罪事实。供述内容和犯罪人主观记忆相符。合理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即如实供述了案件事实,但对案件事实的定性,存在不同理解,有不同
2022-11-03 15,340 -
如实供述罪行是什么?
如何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第一,关于真实的标准:供述与自己有关的犯罪事实。供述内容与犯罪分子的主观记忆一致。合理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也就是说,如实供述案件事实,但是对案件事实的定性,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
2021-11-25 15,340 -
什么叫如实供述罪行
如何说明自己的罪行?首先,就实际标准,供述自己和自己有关的犯罪事实。供述内容与罪犯的主观记忆一致。合理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也就是说,如实地说明了事件的事实,但是对事件事实的定性,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
2021-10-20 15,340
-
01:26
什么情况属于嫖娼
公安部对嫖娼有严格的法律定义。卖淫嫖娼是指不特定的两个人,双方以金钱或财物为基础发生性关系,包括性交、口淫、手淫和鸡奸。嫖娼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规定,嫖娼被抓的一般是给予10日-15日之间的行政拘留,同时还可以对行为人处
9,393 2022.04.17 -
01:12
什么情况下实施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制度是指对于一人在一定期限内犯有的数罪,在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并罚原则和刑期计算方法,决定最终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适用数罪并罚制度的情形包括: 1、判决宣告前实施并被发现的数罪。 2、刑罚执行期间发现判
1,438 2022.04.17 -
01:22
银行卡套现属于什么罪
银行卡套现属于非法经营罪。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通过ATM或银行柜台等正规渠道提取现金,而是通过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以虚假消费的名义,采用套现的方式恶意透支,取得现金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以涉案金额大小认定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银行卡套现的判刑
5,206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