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5食品异物赔偿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所导致的赔偿准则如下:首先,受害方应获得与其遭受的具体损失相等数额的赔偿,同时必须满足以损害赔偿金额的十倍作为底线,或者在损失最高达到三倍时执行;其次,倘若增加的赔偿款项尚未达到每千元,那么就判为每千元。对于该类事项的详细解读如下:即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当消费者因为食用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而受到伤害时,他们既可以向销售商提出赔偿请求,也可以向制造商提出赔偿请求。当收到消费者赔偿请求的生产商和经销商,他们应该承担起首要责任,立即进行赔偿,不能有任何推脱之词;若责任在于制造商,经销商在赔偿之后有权向制造商追偿;反之,若责任在于经销商,制造商在赔偿之后有权向经销商追偿。此外,如果生产商制造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销商明知道其销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那么消费者除了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之外,还可以向生产商或者经销商要求支付价款的十倍或者损失的三倍作为赔偿金;如果增加的赔偿金额尚未达到每千元,那么就判为每千元。 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上存在的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的瑕疵,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只有当消费者此次购买行为是出于日常生活所需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才能够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故意拖延时间,使得商品过期后再以此为由进行索赔,那么这就构成了敲诈商家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面临刑事指控,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食品里有异物赔偿标准: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
食品中有异物赔偿标准如何确定
消费者购买的食品里面有异物的,其赔偿标准为: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食品安全法将赔偿标准大大提高,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起到震慑作用。
2020.10.27 22 -
-
-
新食品异物赔偿标准是如何的?
关于食品异物赔偿,按照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原则上吃到不洁食物是可以获得10倍的赔偿,同时,消费者还可以向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督局投诉。
2023-07-09 15,340 -
食品食品异物的赔偿问题?
“食品吃出异物,消费者除要求退还价款外,完全可以向商家索要十倍赔偿。”市消委会维权律师团邱兴亮律师表示,《食品安全法》中关于十倍赔偿金的规定是一种惩罚性赔偿原则。一些销售问题食品的商家仅给予消费者退款
2022-07-21 15,340 -
新食品异物赔偿标准法的相关规定
关于食品异物赔偿,按照 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原则上吃到不洁食物是可以获得 10倍的赔偿,同时,消费者还可以向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督局投诉。
2023-03-10 15,340 -
食品放物品的异物怎么索赔
在食品里吃到异物赔偿如下: 食品里有异物该产品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以要求退全款,同时还可以向商家索要食品价款十倍或者受害者损失三倍赔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
2022-11-23 15,340
-
01:00
变质食品赔偿标准变质食品赔偿标准如下:消费者如果购买到变质的食品,可以选择获得食品购买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且此笔赔偿金的支付请求可以向食品的经营者提出,也可以向食品的生产者提出。但无论具体是向谁索赔,都需要带着购买到的变质食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6,440 2022.04.18 -
01:08
货物损坏赔偿标准货物损坏赔偿标准如下:1、一般情况下,只能赔运费的3倍;2、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保价额与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3、挂号信件丢失、损毁的,按照所收取资费的三倍予以
5,342 2022.05.11 -
00:59
买了过期食品怎么赔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即具有生产不符
4,17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