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致轻微伤怎么认定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因为打架行为,造成对方当事人轻微伤的,虽然不构成刑事犯罪,但是可能会被公安机关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 赔偿的具体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 这些费用需要相关证据的证明,如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等相关证据确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轻微伤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要轻伤以上才有可能构罪。轻微伤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处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天到十天的拘留,如果双方达成协议,也可以不处罚。受伤害的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赔礼道歉。
打架致人致轻微伤的,属于治安案件。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只有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
打架致人轻微伤要负什么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打架致人轻微伤的情形,其公安机关是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当事人进行处罚的,对于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微伤的情形,是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承当
2021.01.06 249 -
打架致轻微伤怎么判
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
2020.12.25 262 -
打架致轻微伤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如果因为打架行为,造成对方当事人轻微伤的,虽然不构成刑事犯罪,但是可能会被公安机关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 赔偿的具体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 这些费用需要相关证据的证明,如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
2021.02.13 141
-
打架致轻伤刑事责任怎么认定
上升到刑事案件的打架行为,是具体情况按照聚众斗殴罪或寻衅滋事罪处罚。其中聚众斗殴情节严重,致人重伤死亡的,则需要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一般情况下,普通的打架行为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
2022-11-08 15,340 -
打架致人轻微伤有责任吗?
亲。故意伤害造成轻微伤的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处以行政拘留。依据是:《治安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
2022-05-08 15,340 -
打架致人轻伤怎么定责任
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打人行为都是犯罪。 2005年《公安部关于办理伤害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因家庭琐事,民间纠纷引起的伤害案件,虽然行为人给被害人所造
2022-08-02 15,340 -
打架致人轻微伤要负什么责任?
如果故意伤害致人轻微伤,会受到行政处罚(治安处罚),并赔偿被害的损失,一般入不了罪(情节特别恶劣除外),须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以上才入罪。如果法医鉴定为“轻微伤”可以行政拘留15日以下的处罚并适用的罚款。
2022-03-16 15,340
-
00:49
打架致人轻伤怎么办
打架致人轻伤的处理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导致他人的轻伤结果的,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情节,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具体的量刑则根据故意伤害所导致的损害结果程度来判断,如果是故意伤害导致了一级轻伤的后果的,
1,954 2022.04.15 -
01:18
打架致人轻伤怎么判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打架致人轻伤时,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犯罪情节明显轻微的,可以不用刑事处罚。打架造成的轻微损害,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责任或者被告人已经全额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的,可以判处例如拘役刑的较轻刑罚。但如果被害人责任较轻或者
12,985 2022.04.17 -
01:18
打架致对方轻伤怎么判
打架致对方轻伤,涉及到的刑法的罪名是故意伤害罪,该罪是指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立案标准是轻伤,轻伤的标准是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这也就是说,行为人打架致对方轻伤就触犯了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罪,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
2,83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