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典施工合同为什么快就失去了法律效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施工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需要看合同约定。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施工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需要看合同约定。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
民法典施工合同多长时间失去法律效力?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
2021.01.31 111 -
民法典工程合同好久失去法律效力
工程合同生效后一般不失去法律效力,只有存在无效情形、可撤销事由或附解除条件或附期限的情形时,满足一定条件的才会失去法律效力。例如: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2021.03.07 86 -
民法典工程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
工程合同生效后一般不失去法律效力,只有存在无效情形、可撤销事由或附解除条件或附期限的情形时,满足一定条件的才会失去法律效力。例如: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2021.01.07 107
-
民法典施工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
施工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需要看合同约定。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
2022-06-25 15,340 -
民法典施工合同什么情况下失去法律效力
施工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需要看合同约定。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
2022-10-14 15,340 -
民法典施工合同多长时间失去法律效力
施工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需要看合同约定。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
2022-06-30 15,340 -
2022年民法典施工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
施工合同多久失去法律效力,需要看合同约定。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
2022-12-02 15,340
-
01:22
阴阳合同有什么法律效力
阴阳合同的意思是,当事人针对同一内容、同一事项,订立了两份以上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用一份合同来掩盖另一份合同,以达到自己的真实目的,比如逃避国家税收等,所以对外的合同并非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对内的合同才是。因此,对内的阴合同与对外的
1,437 2022.04.17 -
01:03
民法典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优先权规定
民法典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优先权的规定,主要是指民法典第807条的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为了保护建设工程承包人的合法权益,缓解基层的劳动纠纷,法律设定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当中承包人享有优先受偿权。具体来说,如果建设工程的发包人没有按照合
5,942 2022.04.15 -
01:07
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
阴阳合同,指的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同一个事项,签订两份以上内容不同的合同,一份对外,一份对内,其中对外的合同并不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是用来逃避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合同则表示双方真实意思,一般可以书面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阴阳合同”属于一
9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