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人抓不回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八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侦查机关抓不到人,应该通缉。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非法集资的追讨不回来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回,一般会对集资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
非法集资的追讨不回来怎么办
非法集资行为一直以来都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参与非法集资的投资人原则上来说属于参与人,不属于受害者,但不排除投资人也是因为被骗所为,从另一方面来说有属于受害者。至于能不能拿回本金还是要看最终给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判决结果。
2020.09.11 189 -
非法集资会抓哪些人
非法集资抓的人是: 1、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共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3、
2022.04.16 496 -
非法集资都抓哪些人
非法集资罪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包括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两种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惩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人。而集资诈骗罪惩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并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2.04.12 836
-
非法集资归户抓不回怎么办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逃跑的,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案件。各级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在其管辖范围内发布通缉令;超出其管辖范围的,应当向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
2022-01-06 15,340 -
非法集资如果抓不到人怎么办
侦查机关不能抓人的,应当通缉。各级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在其管辖范围内发布通缉令;超出其管辖范围的,应当向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报告。《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
2022-01-06 15,340 -
非法集资人没抓全怎么办
1、侦查机关抓不到人,应该通缉。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2、《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通缉的条件及程序 应当逮捕的
2022-05-22 15,340 -
非法集资人没抓全怎么办?
侦查机关抓不到人的,应当通缉。各级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在其管辖范围内发布通缉令;超出其管辖范围的,应当向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报告。《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被逮捕
2022-01-06 15,340
-
01:14
非法集资受害人怎么办非法集资案的受害人要及时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办案,对非法集资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法律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1,802 2022.04.17 -
00:47
非法集资怎么判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它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罪。具体分为以下情形: 1、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单处或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被认定为集资诈骗罪,则处五年以下
2,290 2022.04.17 -
01:03
非法集资刑事拘留怎么办犯罪嫌疑人实施了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后,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具体而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的内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
77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