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违反禁止竞业禁止协议如何承担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 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第一百零二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相关竞业禁止的协议,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因此对于违反竞业禁止责任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依照约定向其追缴违约金,同时对于约定的补偿金,可以以违约为由拒绝发放。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相关竞业禁止的协议,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因此对于违反竞业禁止责任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依照约定向其追缴违约金,同时对于约定的补偿金,可以以违约为由拒绝发放。
-
违反竞业禁止约定的劳动者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相关竞业禁止的协议,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因此对于违反竞业禁止责任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依照约定向其追缴违约金,同时对于约定的补偿金,可以以违约为由拒绝发放。
2020.08.02 138 -
违反竞业禁止协议责任补偿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不给补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0.08.24 196 -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协议怎么处理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
2020.08.14 125
-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如何承担责任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如何承担责任,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竞业禁止,又称为竞业回避、竞业避让,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以保护其商业秘密为目的的一种法律措施,是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
2022-10-21 15,340 -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的法律责任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
2023-09-02 15,340 -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
2022-11-12 15,340 -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法律责任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
2022-11-11 15,340
-
01:30
什么是竞业禁止竞业禁止,又可以称为“竞业限制”、“竞业回避”或者“竞业避让”;一般是针对公司法中所规定的公司内高级管理人员,例如董事长、经理等等不得在在职期间或离职后约定的期限内,自行或与他人合作经营与其所就职的公司同类型的相关业务。 在合同法中,竞业禁
1,592 2022.04.17 -
02:02
违反禁止标线指示怎么处罚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的,机动车驾驶人一次会被扣3分。 有以下违法行为之一的,一次会被扣3分: 1、客车、校车超载:驾驶客车、校车外的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百分之二十的; 2、载货汽车超速: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
4,671 2022.04.17 -
00:55
禁止导盲犬进入违法吗禁止导盲犬进入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明确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但是出入一些特殊场所,应当携带
7,94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