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坏自己私人物品请问怎么构成刑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故意毁坏他人私人物品,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毁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坏手段特别恶劣的;毁坏急需物品引起严重后果的;动机卑鄙企图嫁祸于人的,等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节较轻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毁坏他人私人物品要承担的刑事责任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毁坏他人私人物品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私自闯入别人家里毁坏财物,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非法侵入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私自损坏他人物品属于什么刑事
属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属于违法或犯罪行为,将会根据其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情形,追究相应的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责任。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
2020.12.12 322 -
故意损坏他人私人物品的刑事责任有什么
故意损坏他人私人物品的刑事责任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2022.08.11 269 -
寄快递易碎品造成物品毁坏是谁的责任
寄快递易碎品破损一般算承运人的责任,但是,如果承运人有证据能够证明货物的毁损是因为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或者其他中间人、收货人的过错,承运人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由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1.05.26 161
-
毁坏他人私人物品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故意毁坏公
2022-07-10 15,340 -
毁坏他人私人物品要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故意毁坏他人私人物品,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毁坏重要物
2023-08-05 15,340 -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刑事责任问题
关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处理问题: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
2022-04-06 15,340 -
自己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构成犯罪吗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5000元以上的2、毁坏公私财物3次以上的3、纠集3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4、其他严重情形
2022-10-06 15,340
-
01:08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量刑标准如果犯罪嫌疑人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构成了故意毁坏财物罪。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构成本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
4,824 2022.04.17 -
01:08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怎么判故意毁坏他人财物如果情节比较轻微的,属于一般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规定进行处置,不构成犯罪。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构成犯罪,严重情节包括故意毁坏他人财物导致受害者损失严重,并且毁坏的手段极其残忍恶劣的
4,926 2022.04.17 -
01:10
毁坏公私财物罪立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可以得知,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对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立案追诉: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达到五千元以
5,30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