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与发票不一致会如何样的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在合同中约定不开具发票是有效的,具体可以写为,在合同价格后标注为,该合同价格为不含税价格即可。 2、自然人可以签订合同,写明自然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方式即可。合同的订立是合同双方动态行为和静态协议的统一,它既包括缔约各方在达成协议之前接触和洽谈的整个动态的过程,也包括双方达成合意、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或者合同的条款之后所形成的协议。前者如要约邀请、要约、反要约等等,包括先合同义务和缔约过失责任;后者如承诺、合同成立和合同条款等。合同订立,指的是两方以上当事人通过协商而于互相之间建立合同关系的行为。扩展资料: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 1、守法的原则2、自愿的原则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的原则(1)强调了签约双方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利益上的互相兼顾。不允许以上压下,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也不允许以小讹大、以穷吃富。 (2)强调了签约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充分协商,在意思表示真实的前提下,达成一致协议(凡是采取欺诈、胁迫手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订立违反对方真实意愿的合同,都属无效合同)。 (3)强调了签约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等,坚持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4、诚实信用的原则讲诚实、守信用,是合同当事人在经济往来中应遵守的原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准则。不诚实、不讲信用是经济交往中的大忌。
-
关于发票税率与合同税率不一致怎样计算
发票税率与合同税率不一致,需要看合同中对增值税税率的描述。 如果合同中有明文规定核算以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为核算依据,那么当发票税率与合同税率不一致时,采用发票税率核算总销售额,然后计算出剩余需支付对方金额。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
2021.11.27 33 -
合同和发票不一致说明
合同与发票不一致说明发票、合同管理规定 根据目前公司合同、发票的管理状况,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各类合同、发票的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发票是指一切单位和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开具和收取的业务凭证,是会计核算
2021.12.21 73 -
购车合同与购车发票不一致有何法律风险
购车合同是购车人与经销商签订的正式购销合同,是保证经销商与消费者双方权益的一个依据,签订购车合同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是旧机动车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必须要签订工商部门所监制的购车合同,就是我们所说的二手的车买卖合同,一式两份,交易双方各持一份,
2021.04.11 586
-
合同与发票都要一致吗
1、合同与发票必须一致,合同签订生效后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2、合同双方应当履行其合同约定的各项事务。 3、合同的购销双方是一定的,合同是受合同法保护的,发票的购销双方也是据此确定的,统一购销事实也
2022-06-26 15,340 -
合同签订一方要求多开发票的单位不一致如何说啊?
这个其实很简单的你不用考虑的呀你直接问与你签约一方让他以合同附件或者通知形式告知你公司支付方是谁然后以谁的名义开发票。 因为确定了是第三方付钱的,那这个合同附件或通知上除了与你签合同的公司的公章外,还
2022-07-17 15,340 -
契税发票金额与购房合同不一致
根据规定,以现行契税政策,个人购买住房实行差别化税率。契税发票所列金额与购房合同不一致,为什么不能办理。契税征收标准: 1.当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为家庭唯一住房的,所购普通商品住宅户型面积在90
2023-04-02 15,340 -
发票与合同金额不一致是否有效
一般来说,合同金额和发票金额必须是一致的。合同金额高出发票金额,涉嫌偷税漏税;合同金额低于发票金额,涉嫌虚开发票。若发生在民事诉讼中,一般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来确定。合同金额与发票金额不一致,应以实际金
2022-11-14 15,340
-
01:04
合同与付款金额不一致怎么办合同与付款金额不一致的处理办法如下: 1、合同约定的金额和实际支付的金额不一致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 2、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解决。根据规定,合同金额和发票金额必须是一致。若二者不一致可能会涉嫌违法犯罪,合同金额高出发
1,011 2023.02.22 -
01:12
企业不签合同如何仲裁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任意劳动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能免除劳动者支付各种社会费用的义务合同。法律规定,只要存在劳动关系,企业就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所有义务权利工作。如果还是不履行的话,劳动者是可
654 2022.06.22 -
00:55
满一年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满一年未签劳动合同的,无需赔偿,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两倍的工资报酬。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的,应当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后,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不需要向劳动者进行赔偿,只需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
5,01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