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一百七十六条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下列行为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二)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的;(三)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评估人、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进行保险诈骗提供条件的,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上文中小编为大家详细整理了一下我国关于保险诈骗方面的规定,包括《刑法》中的规定,也有一些司法解释和法规规章,希望能够借此帮助各位更加深入的了解保险诈骗罪的法律知识。要是被控保险诈骗罪的话,最好通过网站来聘请你所在地区专业的刑辩律师来帮助你,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反间谍法》第一条 为了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及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防范、制止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动员、组织人民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正式实施后,现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九条规定什么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保险业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派出机构。派出机构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授权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2020.07.14 38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2021.12.13 1,87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收养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的专门法,是为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而制定的法律。该法律仅仅与收养有关。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效后,关于收养的专门法律规定就被废止了,关
2022.04.13 1,74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20
2022-03-17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
2022-06-28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三条什么内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保险活动,适用本法。
2022-09-15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48条什么意思?
被整顿、被接管的保险公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情形的,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保险公司进行重整或者。
2022-09-22 15,340
-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3,518 2022.04.17 -
0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为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该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5,742 2022.04.17 -
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对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3,95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