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公证应该怎么样办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一般程序如下: (一)准备好以下材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夫妻办理财产公证需要带上结婚证;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二)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一般不允许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 (三)公证申请被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四)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至此,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履行完毕,当事人可于规定期限日凭收费单据来领取公证书。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过程如下:1、准备相关材料;2、双方到公证处申请公证,填写公证申请表;3、公证机构审查财产协议内容,询问是否为找本人真实意愿并签字确认;4、签订婚前财产协议。
-
婚前财产公证应该怎么办理
婚前财产公证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1、准备材料,当事人的身份证件、财产清单等材料的原件; 2、公证申请和审查,当事人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 3、审查通过制作公证书,领取公证书。
2020.02.17 111 -
婚前财产公证应该要怎么办理
第一步,当事人要准备好以下几种材料: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
2021.04.26 124 -
离婚财产应该怎样公证
离婚财产公证的方法是: 1、双方应亲自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并提交身份证明等材料; 2、双方必须亲自到公证处申请公证,并填写公证申请表; 3、公证申请受理后,公证人应当审查离婚财产协议的内容,询问当事人的合同是否被欺骗或误导; 4、当
2022.03.01 131
-
应该怎样办理财产公证?
根据《公证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
2022-08-09 15,340 -
复婚财产公证应该怎么样办理
财产公证属于婚姻财产协议的。具体办理的大致流程是:首先需要双方就涉及的财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书面协议,然后按照公证机关的要求提供下列资料进行办理。协议公证的申请人应当提供下列的证件、证明材料:第一
2022-09-01 15,340 -
婚前财产公证应该怎么样办理
(一)当事人要准备好以下几种材料: 1、个人的明,如身份证、簿,已婚的还要带上。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
2022-08-26 15,340 -
婚前财产公证应该怎样办理
1)如果想明确婚前财产和,可以去做一个,不过一般不用,婚前财产依然是你的,不因婚姻的存续改变财产的权属;2)也可以双方签订一个婚前财产约定,明确约定双方婚前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还可以约定婚后财产怎么分
2022-09-01 15,340
-
01:05
怎样办理财产继承公证办理财产继承公证大概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步骤。第一,根据申请要求填写《公证申请表》,申请表中应该包括申请人基本信息、申请公证事项及公证书使用目的、提交的相关材料、申请日期等注意事项。第二,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即法定继承人的身份证原件、户口本原
1,574 2022.04.15 -
01:09
婚前财产应该怎样认定婚前财产认定标准如下: 1、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债权等; 3、婚前财产的利息,包括个
543 2022.05.24 -
01:30
有孩子离婚财产应该怎么样分夫妻双方育有孩子的,在离婚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法院会适当照顾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但是总体上还是会秉持男女平等的原则来进行分配。比如说,夫妻共同拥有一套房产,法院可能判决房产归于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因为要尽量保障弱势一方的住房需求。但
8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