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后男方不退彩礼,女方可以要回彩礼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订婚属于民俗,不等于法律上承认确立婚姻关系的结婚登记,所以第一条多是指订婚时给了彩礼,甚至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到民政局领结婚证的情况,彩礼能够返还。 2.第二条法律的本意应该是:收到彩礼的一方在没有和对方共同生活情况下,彩礼不会产生消耗,也就是给付一方只有付出没有受益,那么应该返还。 3.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这一标准常常难以判定。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标准,审判人员往往不敢轻易认定生活困难。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能够证明“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往往是亲属等利害关系人,所以证明力通常不高。 4.最后没领成结婚证的,可以要回彩礼;领了结婚证但不离婚或还没确定真要离婚的,是不能要求退还全部或部分彩礼的,即使是原来一方的家庭生活确实因此出现了困难,那也不能要回。 所以结婚后离婚,原则上嫁妆做为婚前财产或女方财产归女方,婚后的共同财产平均分割,彩礼不需要返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后男方彩礼是否退回情况如下:未办理结婚等级的,全额退还;办理结婚登记的,未共同生活,全额退回;根据给付人的困难程度,酌定返还额度;根据结婚时间长短确定返还额度;根据导致感情破裂的过错责任确定返还额度。
订婚后退婚,彩礼能退。《民法典》的司法解释规定,如果双方最终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则男方可以要求女方退还彩礼。 如果男方要求女方返还订婚礼金及财物,女方应当返还。若对方拒不返还,男方可以以婚约财产纠纷名义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
男方退婚女方不退彩礼女方不退彩礼能报警吗
男方退婚女方不退彩礼女方不退彩礼能报警,但是这属于民事纠纷,警方不会受理,最好选择诉讼的方式解决该问题。法律规定,给付彩礼后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可以要求返还彩礼。
2020.03.28 302 -
订婚男方要退彩礼吗
订婚男方反悔彩礼退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订婚后一方反悔,男方若是给付了彩礼,可以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女方协商,让其返还彩礼。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2020.10.29 191 -
可以退彩礼吗订婚后女方不退彩礼该如何起诉
订婚后俩人分手,女方不返还彩礼的男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女方返还彩礼; 这属于返还彩礼的法定情形,法院会支持男方返还彩礼的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后如果对方仍不返还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020.10.21 259
-
订婚后女方不退彩礼, 男方要回彩礼款吗?
1.订婚属于民俗,不等于法律上承认确立婚姻关系的结婚登记,所以第一条多是指订婚时给了彩礼,甚至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到民政局领结婚证的情况,彩礼能够返还。 2.第二条法律的本意应该是:收到彩礼的一方在没
2022-05-05 15,340 -
订婚后男方不肯收受彩礼女方怎么要回彩礼
1.订婚属于民俗,不等于法律上承认确立婚姻关系的结婚登记,所以第一条多是指订婚时给了彩礼,甚至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到民政局领结婚证的情况,彩礼能够返还。 2.第二条法律的本意应该是:收到彩礼的一方在没
2022-05-05 15,340 -
女方起诉离婚,男方不要彩礼,女方可以要求退回彩礼钱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
2022-04-21 15,340 -
女方不退还彩礼可以要回彩礼钱吗?
应该不构成诈骗,最高院关于这一块儿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彩礼钱只有在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
2022-03-30 15,340
-
00:48
男方退婚女方应该退还彩礼吗男方退婚女方应该退还彩礼。彩礼是属于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性质的财物。不能够随意撤销赠予,但法律规定了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形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彩礼返还的具体数额需要结合公平原则,过错原则,并适当结合当地的风俗,还要考虑彩礼的数额,退婚的事
870 2022.04.25 -
00:52
女方离婚要退彩礼钱吗存在以下情形的,彩礼应当返还: 1、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这种情况在实践中比较少见; 2、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所谓生活困难,首先导致生活困难的原因是给付方为了给付彩礼,婚前举债,婚后无经济来源偿还或者是婚前用家庭财
640 2022.04.25 -
00:51
离婚女方需不需要退彩礼离婚女方需不需要退彩礼要根据情况分析。给付彩礼的行为属于附条件的赠与行为。以下情形下,离婚女方需要退还彩礼: 1、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这种情况法院有权根据双方过错,彩礼数额,使用情况,结婚时间长短,未共同生活是否有正当事由,
694 2022.04.17